一、引言
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备考过程中,进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而在进度管理里,资源日历编制以及资源可用性分析又是关键的知识点。特别是在强化阶段的40天里,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对于提升整个进度管理的知识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资源日历编制
- 知识点内容
- 资源日历是用来表示资源的可用性、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等的日程安排。它包含了诸如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各类项目所需资源的详细信息。例如,人力资源可能有正常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的规定,不同的人员可能有不同的休假安排;设备资源可能存在维修周期、使用时长限制等情况。
- 资源日历需要明确每个资源在不同时间段的状态,比如某员工在某个项目期间每周一到周五正常上班,周六日休息,这就需要在资源日历中进行准确标注。
- 学习方法
- 理论记忆方面,要牢记资源日历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资源名称、时间范围、可用性状态等。可以通过制作简单的表格来辅助记忆,比如列出一个人力资源的日历模板,填写姓名、日期、工作/休息状态等信息。
- 实例分析,找一些实际的项目案例,分析其中资源日历是如何编制的。例如,在软件开发项目中,程序员、测试人员等不同角色的资源日历会有所不同,结合这些实际情况来加深理解。
三、资源可用性分析的3大关键因素
- 人力资源因素
- 知识点内容:
- 技能匹配度是重要的一点。如果项目中需要高级编程技能,但团队中大部分成员只有初级编程能力,那么在安排任务时就需要考虑如何提升人员技能或者调配合适的资源。例如,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或者外部招聘来解决技能差距。
- 人员的工作负荷也必须考虑。一个员工不能无限制地承担过多任务,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要根据项目任务的优先级和工作量合理分配给不同的人员,并且在资源日历中体现出来。
- 学习方法:
- 对于技能匹配度,可以构建一个技能矩阵,列出项目所需技能和团队成员具备的技能,直观地分析差距并寻找解决方案。
- 针对工作负荷,学会使用工作量估算工具和方法,如功能点估算等,然后根据估算结果来合理安排人员的工作任务。
- 设备资源因素
- 知识点内容:
- 设备的可用性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设备可能存在故障风险,需要考虑维护周期和备用设备的准备。例如,服务器可能需要定期维护,在维护期间会影响依赖它的业务流程。
- 设备的性能瓶颈也需要关注。如果设备的处理能力有限,在项目业务量增长时可能成为制约因素。
- 学习方法:
- 绘制设备资源的使用流程图,标注出维护时间、性能瓶颈可能出现的环节等,以便更好地理解设备资源的可用性情况。
- 研究设备的技术文档,了解其维护要求和性能参数,从而准确把握这些关键因素。
- 外部环境因素
- 知识点内容:
- 法律法规政策可能影响资源的可用性。例如,某些地区对数据存储有严格的法规要求,这可能限制了云服务资源的使用。
- 市场供求关系也会产生影响。如果在项目需要某种特殊材料时,市场上供应短缺且价格昂贵,可能会影响项目的成本和进度。
- 学习方法:
- 关注行业动态和政策法规的更新,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分析其对项目的潜在影响。
- 进行市场调研,了解资源的市场供应情况,建立预警机制,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短缺等问题。
四、总结
在强化阶段的40天备考中,深入理解资源日历编制以及资源可用性分析的关键因素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资源日历编制的学习,能够准确规划项目中资源的使用时间;而对资源可用性分析的3大关键因素(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外部环境)的把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各种挑战。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能为日后实际的项目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