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的备考中,范围管理里的需求跟踪能力基线建立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尤其是确定需求跟踪矩阵(RTM)基线版本这一考点。
一、需求跟踪矩阵(RTM)基线版本的概念
需求跟踪矩阵是一种将项目需求与项目其他工作产品(如设计文档、测试用例等)建立关联的工具。而基线版本则是这个矩阵在某个特定时间点上的一个稳定状态。它就像是项目需求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快照,记录了当时需求的详细情况以及与其他工作产品的对应关系。例如,在项目的初期规划完成后,确定了一个需求跟踪矩阵的基线版本,这个时候所有的需求都是经过初步分析和确定的。
二、确定RTM基线版本的要点
1. 需求完整性
- 在确定基线版本之前,要确保所有的需求都被正确地识别和记录在需求跟踪矩阵中。这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如性能、安全性等)。比如一个电商系统,不仅要考虑商品展示、下单购买等功能需求,还要考虑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性能表现等非功能需求。
- 学习方法:仔细研读项目的需求文档,对每一项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可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辅助梳理,这样能更全面地涵盖所有需求类型。
2. 关联准确性
- 需求跟踪矩阵要准确地反映出需求与其他工作产品之间的关联。例如,某个功能需求应该明确指向对应的设计模块和测试用例。如果关联错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沟通不畅、工作重复或者遗漏等问题。
- 学习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可以找一些小型项目的案例,手动构建需求跟踪矩阵,在构建过程中体会关联准确性的重要性。
三、需求变更时基线对比及影响分析操作流程
1. 基线对比
- 当需求发生变更时,首先要将变更后的需求与已有的基线版本进行对比。找出哪些需求发生了改变,是新增了功能需求,还是对原有需求进行了修改或者删除。比如在一个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项目中,如果客户提出要增加一个新的报表功能,这就与原有的需求基线产生了差异。
- 学习方法:制作对比表格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将基线版本的需求和变更后的需求分别列在表格的两侧,清晰地显示出差异之处。
2. 影响分析
- 在对比出差异后,要分析这些变更对项目其他方面的影响。这包括对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继续以ERP项目为例,增加新的报表功能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开发周期延长,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并且可能会对系统的整体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 学习方法:采用鱼骨图等工具进行影响分析。以需求变更为鱼头,将可能影响的各个方面作为鱼骨分支,详细列出每个分支下的具体影响因素。
在备考过程中,对于确定需求跟踪矩阵(RTM)基线版本这一考点,要深入理解概念,掌握确定要点,并且熟练掌握需求变更时的操作流程。多做练习题,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案例来巩固知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