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项突破阶段(第 105 - 108 周),营养与食品卫生部分的“食品中苯并芘的光催化降解”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核心知识点。
一、工业化设备的紫外灯功率
在这一考点中,明确给出了紫外灯功率为 500W 这一关键参数。这意味着在进行食品中苯并芘的光催化降解处理时,所使用的紫外灯需要具备足够的能量来驱动反应。对于考生来说,要理解功率大小与降解效果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功率越高,在相同时间内可能提供更多的能量,从而促进苯并芘的分解。
二、照射时间
规定的照射时间为 10 分钟。这个时间的设定是经过实验和研究得出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苯并芘的有效降解。考生需要思考为什么是 10 分钟,而不是更长或更短的时间。如果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降解不完全;而时间过长,不仅会增加能耗,还可能对食品的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三、物料厚度
物料厚度为 2cm 这一参数也很重要。它影响着紫外光的穿透能力和苯并芘与光催化剂的接触程度。较薄的物料厚度有利于光的均匀照射和苯并芘的充分降解,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实际生产中的处理效率和成本。
四、不同食品的最佳处理条件
1. 谷物
对于谷物类食品,由于其颗粒大小和密度等因素,上述参数能够较好地实现苯并芘的降解。在处理过程中,要确保谷物均匀分布,以保证每一部分都能受到充分的照射。
2. 坚果
坚果类食品的外壳和内部结构相对复杂,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参数进行微调。但总体原则是在保证降解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坚果品质的损害。
五、能耗分析
处理 1 吨谷物耗电 50kWh 这一数据反映了该光催化降解方法的能耗水平。考生需要了解能耗与处理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备和工艺来降低能耗。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理解记忆
不仅仅是记住这些参数和结论,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逻辑。
2. 对比分析
将不同食品的处理条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加深理解。
3. 实例练习
通过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对于食品中苯并芘的光催化降解设备参数这一考点,考生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为顺利通过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