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的备考冲刺阶段(考前1个月),掌握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核心成果物是至关重要的。
一、编制规划(可行性研究)阶段
1. 知识点内容
- 首先是项目概述文档,它要明确项目的背景、目标、预期收益等基本信息。比如在一个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的项目中,要阐述清楚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系统,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是优化管理流程等。
-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这个阶段的关键成果。其中包括技术可行性,像现有技术是否能支持系统的开发,是否有成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用于数据存储;经济可行性,例如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计算,包括硬件采购成本、软件开发费用以及后期维护成本等与预期收益的对比;社会可行性方面,要考虑系统是否符合企业的文化和管理制度,员工对新系统的接受程度等。
2. 学习方法
- 多做案例分析。收集不同类型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资料,仔细剖析其中的规划阶段成果物,对比它们在目标设定、可行性分析方面的异同点。
- 记忆模板。对于项目概述文档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格式与主要内容板块形成一个记忆模板,这样在实际答题或者实际工作中能够快速构建框架。
二、设计(架构方案)阶段
1. 知识点内容
- 总体架构设计图是核心成果之一。它展示了系统的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一个电商系统中,包括用户模块、商品模块、订单模块等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它们与数据库的连接方式等。
- 详细设计文档涵盖了各个模块的具体设计细节。像数据库表结构的设计,字段的定义、数据类型以及约束条件等;还有各个功能模块的算法设计,如搜索算法的效率优化等。
2. 学习方法
- 绘图练习。自己动手绘制一些常见系统的架构图,加深对模块关系的理解。
- 对比学习。将不同架构风格(如分层架构、微服务架构)的设计文档进行对比,明确各自的优缺点。
三、实施(开发测试)阶段
1. 知识点内容
- 测试计划是这个阶段的重要成果物。它包括测试的目标、范围、方法(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测试用例等内容。例如在一个软件项目中,要明确测试哪些功能点,采用何种测试工具进行自动化测试等。
- 系统部署文档规定了系统如何在实际环境中安装和配置。包括服务器的要求、软件环境的搭建步骤、网络设置等方面的内容。
2. 学习方法
- 实践操作。如果有条件,参与一些小型项目的开发测试过程,亲身体验成果物的产生过程。
- 模拟编写。按照题目要求,模拟编写测试计划和部署文档,在实践中提高编写能力。
总之,在这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要全面掌握信息系统生命周期这三个阶段的核心成果物,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加深理解和记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或者在实际工作中顺利开展项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