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软件工程的备考冲刺阶段,软件质量保证是一个重要的板块。掌握这个板块的知识对于应对考试以及未来从事相关工作都有着关键的意义。
二、软件质量模型(ISO/IEC 25010)
- 知识点内容
- ISO/IEC 25010包含八个质量特性,分别是功能性、性能效率、兼容性、易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 功能性方面,要关注软件是否满足规定的功能需求,包括适合性、准确性、互操作性等子特性。例如,一个电商软件,其下单功能必须准确无误地计算商品价格并处理库存变化,这就是适合性和准确性的体现。
- 性能效率涉及到软件在不同负载下的响应时间和资源利用率等。比如一个在线视频平台,在高峰时段要能快速加载视频,不能让用户长时间等待,这就是对性能效率的要求。
- 学习方法
- 制作表格。将八个质量特性及其子特性一一列出,并且每个特性旁边标注典型的例子,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 对比学习。把不同软件系统按照这些质量特性进行分析对比,比如手机APP和电脑软件在这些特性上的异同点。
三、质量保证活动
- 评审
- 知识点内容
- 评审包括需求评审、设计评审、代码评审等。需求评审是在项目早期对需求的合理性、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检查。例如,在开发一个企业办公管理系统时,要确保需求文档中涵盖了员工考勤、文件管理、审批流程等所有必要的功能需求。
- 设计评审是对软件的架构和详细设计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需求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等。
- 学习方法
- 参与实际的评审模拟项目。可以找一些简单的开源项目或者自己小组编写的小项目进行评审流程的实践。
- 学习评审的标准文档,明确每个评审阶段的具体检查要点。
- 审计
- 知识点内容
- 审计主要是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合规性进行审查。比如检查是否遵循了相关的软件开发标准和规范,像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企业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情况。
- 学习方法
- 研究实际的审计案例,了解常见的不符合项以及如何整改。
- 关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文档,掌握审计的依据。
- 测试
- 知识点内容
- 测试类型多样,有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单元测试是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检查,如一个函数或者一个类。集成测试则是检查多个单元组合在一起是否正常工作。系统测试是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全面测试,验收测试是由用户或客户进行的最终测试。
- 学习方法
- 学习测试工具的使用,如JUnit(用于Java单元测试)等。
- 进行实际的测试操作,自己编写测试用例并执行。
四、缺陷管理流程和工具
- 知识点内容
- 缺陷管理流程一般包括缺陷的发现、报告、分配、修复、验证和关闭等环节。例如,测试人员发现了一个软件中的漏洞(缺陷),要详细地记录在缺陷管理工具中,包括缺陷的症状、重现步骤等信息,然后分配给开发人员进行修复。
- 常见的缺陷管理工具如Jira、Bugzilla等。
- 学习方法
- 在实际的测试项目中运用缺陷管理流程,熟悉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
- 深入学习所选缺陷管理工具的功能和使用场景,通过官方文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掌握。
五、总结
在软件工程备考冲刺阶段,对于软件质量保证这一板块要全面复习。通过对软件质量模型的深入理解、质量保证活动的细致掌握以及缺陷管理流程和工具的熟练运用,能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且为未来的软件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