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的备考过程中,系统设计质量属性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特别是在冲刺阶段(考前1个月),掌握好这个知识点对于提高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一、系统设计质量属性概述
系统设计质量属性主要包括功能性质量属性和非功能性质量属性两大类。
- 功能性质量属性(正确性)
- 含义:指系统是否能够按照预定的需求和规格说明书正确地执行其功能。例如,在一个电商系统中,用户下单的功能必须能够准确地处理订单信息,包括商品数量、价格计算、库存扣减等。
- 学习方法:
- 深入研读相关的需求文档范例。可以通过网上搜索一些典型的电商系统或者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需求文档,分析其中对于功能正确性的描述要求。
- 做一些功能正确性的专项练习题。比如给定一个简单的系统功能描述,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功能正确性问题,如边界值情况(当输入最大最小值时系统的反应)、异常处理(如网络中断时系统的应对措施等)。
- 非功能性质量属性
- 性能
- 含义:涉及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等方面。例如,一个网站在高并发访问时,能否快速响应用户的请求,服务器的CPU和内存利用率是否在合理范围内等。
- 学习方法:
- 学习性能测试工具的使用,如JMeter或者LoadRunner的基本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这些工具来模拟不同的负载情况,从而理解性能指标的概念。
- 分析实际案例。查看一些知名网站在促销活动期间(如双11)的性能优化报道,了解他们是如何提升系统的性能的,如采用分布式系统、缓存技术等。
- 安全
- 含义: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例如,在金融系统中,用户的账户密码必须加密存储以保证保密性,交易数据的完整性不能被破坏,并且在遭受攻击时系统仍然能够正常提供服务。
- 学习方法:
- 学习常见的安全技术和协议,如SSL/TLS协议的作用和使用场景。
- 关注网络安全新闻,了解最新的安全漏洞和防范措施,如零日漏洞的应对方法等。
二、建立质量属性评估指标体系
- 确定评估目标
- 明确系统的主要用途和目标用户群体。例如,对于一个医疗信息系统,其目标是准确记录患者的医疗信息并提供给医护人员快速查询,那么功能正确性和数据安全性就是非常重要的评估目标。
- 选择评估指标
- 根据评估目标选择合适的指标。对于性能方面,可以选择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对于安全方面,可以选择加密强度、访问控制的有效性等指标。
- 设定指标权重
- 不同的质量属性对于系统的重要性不同。例如,在航空航天控制系统中,功能正确性的权重可能远远高于其他非功能性属性,需要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合理设定权重。
三、总结
在备考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时,要全面掌握系统设计质量属性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知识。通过深入理解功能性质量属性和非功能性质量属性的内涵,掌握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包括确定目标、选择指标和设定权重等步骤。同时,多做练习题、分析实际案例,并关注行业动态,这样有助于在考试中准确回答相关题目,提高备考的成功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