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软件设计师的备考中,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中的输入输出系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其中I/O接口、同步与异步I/O以及设备驱动程序等内容更是关键考点。
二、I/O接口工作原理
1. 程序查询方式
- 工作原理:CPU通过执行程序不断查询设备状态寄存器来判断设备是否准备好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在打印机的数据传输中,CPU会循环检查打印机的忙碌标志位。如果标志位为忙,CPU就继续执行其他任务;当标志位变为空闲时,CPU就开始向打印机发送数据。
-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画流程图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先画出CPU查询设备状态的循环结构,再考虑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的流向和处理逻辑。
2. 中断方式
- 工作原理:设备在准备好进行数据传输时,会向CPU发送一个中断请求信号。CPU在完成当前指令后,响应中断,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转而去执行中断处理程序来处理设备的请求。比如,当鼠标移动产生新的坐标数据时,鼠标会向CPU发送中断请求,CPU处理后更新屏幕上的鼠标指针位置。
- 学习方法:结合实际的硬件设备示例进行学习。理解中断向量表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中断源找到对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3. DMA(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
- 工作原理:DMA控制器可以直接在内存和I/O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不需要CPU的干预。例如在硬盘读写数据时,DMA控制器可以从硬盘读取数据直接写入内存,或者从内存读取数据写入硬盘。
- 学习方法:对比程序查询和中断方式,分析DMA方式在数据传输效率上的优势。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性能计算示例来加深理解。
三、同步I/O与异步I/O的区别
1. 同步I/O
- 特点:在执行I/O操作时,调用线程会被阻塞,直到I/O操作完成。就像打电话时必须等对方说完才能继续做其他事一样。
- 应用场景: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不高,且数据量相对较小的情况。
2. 异步I/O
- 特点:调用线程不会被阻塞,可以在I/O操作进行的同时继续执行其他任务。当I/O操作完成后会通知调用线程。
- 应用场景: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如网络通信等场景。
四、设备驱动程序的功能与开发要点
1. 功能
- 设备初始化:设置设备的工作模式、寄存器等参数。例如,显卡驱动程序要初始化显存的分配模式等。
- 数据传输控制:负责在设备和操作系统之间正确地传输数据。
- 设备状态管理:监控设备的状态并及时反馈给操作系统。
2. 开发要点
- 对硬件特性的深入理解:不同设备有不同的硬件结构和特性,要准确把握。
- 遵循操作系统的规范:如Windows或Linux系统对驱动程序的开发有各自的接口标准和要求。
五、总结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中的输入输出系统知识点繁多且复杂。通过深入理解I/O接口的工作原理、区分同步与异步I/O以及掌握设备驱动程序的功能和开发要点,能够更好地应对软件设计师考试中的相关考点。同时,多做练习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