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的备考过程中,项目成本管理中的挣值分析相关公式是非常重要的考点。这不仅涉及到对基础概念的理解,更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公式的计算与应用。
一、挣值分析基本概念
1. 计划价值(PV)
- 含义:指项目计划要完成的工作量所对应的预算价值。它是在项目开始之前,根据项目的进度计划和预算分配确定的。例如,一个项目计划在某个时间段内完成100个功能模块的开发,每个模块预算为1000元,那么这个时间段内的计划价值就是100×1000 = 100000元。
-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实际的项目案例来加深理解。比如自己假设一个小项目,详细列出各个任务以及对应的预算,然后确定每个阶段的计划价值。
2. 挣值(EV)
- 含义:是指项目实际已经完成的工作量所对应的预算价值。继续上面的例子,如果在上述时间段内,实际完成了80个功能模块的开发,那么挣值就是80×1000 = 80000元。
- 学习方法:多做一些模拟项目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准确判断已完成工作的量和对应的预算价值。
- 实际成本(AC)
- 含义:是项目到目前为止实际花费的成本。这包括人力成本、设备采购成本、原材料成本等所有实际支出的费用。假设在这个项目中,实际花费了90000元用于开发那80个功能模块,这个90000元就是实际成本。
- 学习方法:收集一些实际项目的成本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成本的构成要素,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这个概念。
二、偏差计算公式
1. 进度偏差(SV)
- 公式:SV = EV - PV。
- 含义:这个公式用于衡量项目的进度情况。如果SV>0,表示项目进度超前;如果SV < 0,表示项目进度落后;如果SV = 0,表示项目按计划进行。在前面的例子中,SV=80000 - 100000=- 20000元,说明项目进度落后。
- 学习方法:通过大量的计算练习,熟练掌握如何根据给定的EV和PV计算SV,并能准确解读其意义。
2. 成本偏差(CV)
- 公式:CV = EV - AC。
- 含义:用来判断项目的成本控制情况。当CV>0时,项目成本节约;当CV < 0时,项目成本超支;当CV = 0时,项目成本符合预算。如前面的例子中,CV = 80000 - 90000=-10000元,表明项目成本超支。
- 学习方法:结合实际项目中的成本和完成工作量数据进行计算练习,同时分析成本超支或节约的原因。
三、绩效指数计算公式
1. 进度绩效指数(SPI)
- 公式:SPI = EV/PV。
- 含义:它反映了项目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率关系。SPI>1表示项目进度超前,SPI < 1表示项目进度落后,SPI = 1表示项目按计划进行。在上述例子中,SPI = 80000/100000 = 0.8,说明项目进度滞后。
- 学习方法:不仅要记住公式,还要理解SPI在不同取值情况下对项目整体的影响,并且能够在图表中准确表示出来。
2. 成本绩效指数(CPI)
- 公式:CPI = EV/AC。
- 含义:体现了项目的实际成本效率。CPI>1意味着项目成本效率高,成本低;CPI < 1表示项目成本效率低,成本高;CPI = 1表示项目成本符合预期。在前面的例子中,CPI = 80000/90000≈0.89,表明成本效率较低。
- 学习方法:通过对比不同项目的CPI值,分析影响成本绩效的因素。
在一个月的冲刺备考阶段,对于这些公式的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1. 首先要对每个概念和公式进行深入的理解,不能死记硬背。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这些概念和公式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
2. 进行大量的练习题训练。可以从教材后的习题开始,逐步过渡到历年真题,通过做题来提高对公式的运用能力。
3. 总结错题。找出自己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强针对性的复习。
总之,在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的项目成本管理备考中,挣值分析相关公式是关键内容。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及其应用场景,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