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系统监理师的备考过程中,基础阶段的第 1 - 2 个月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尤其是对监理三控三管一协调这些核心要素的理解与掌握。
一、监理三控
(一)质量控制
1. 知识点内容
- 质量控制涉及到对信息系统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质量把关。包括项目前期的需求分析质量审查,比如需求是否明确、完整且符合业务逻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代码质量检查,例如代码是否符合编码规范、是否存在逻辑错误等。还有测试环节的质量把控,像测试用例的覆盖度是否足够全面等。
- 对于硬件设备,要检查其性能指标是否符合项目要求,比如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存储设备的容量等。软件产品方面,要关注软件的功能完整性、易用性等质量特性。
2. 学习方法
- 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学习。例如收集一些信息系统项目失败或者成功是因为质量问题的案例,分析其中质量控制环节的得失。同时,仔细研读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如软件质量标准ISO 9126等,将这些标准中的条款与实际的项目操作相对应。
(二)进度控制
1. 知识点内容
- 进度控制需要明确项目的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比如项目启动阶段的时长,需求分析阶段预计花费的天数,系统设计、开发、测试、上线等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计划时间。并且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影响进度的因素,像技术难题、人员变动、需求变更等。
- 要掌握进度监控的方法,如甘特图、关键路径法(CPM)等的运用。通过甘特图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个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关键路径法能够找出决定项目总工期的关键任务序列。
2. 学习方法
- 绘制大量的进度计划图表,自己动手按照给定的项目情况制作甘特图和关键路径图,加深理解。同时学习一些项目管理软件,如Microsoft Project,利用软件工具来模拟项目的进度管理过程。
(三)成本控制
1. 知识点内容
- 成本控制涵盖项目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监督。要明确项目的各项成本构成,包括人力成本(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的工资)、硬件设备采购成本、软件工具使用成本等。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定期对成本进行核算,对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
- 对于成本超支的风险要有应对措施,例如当发现某项成本可能超支时,要考虑是否可以通过优化流程、更换供应商等方式来降低成本。
2. 学习方法
- 学习成本管理的会计知识,了解成本的分类和计算方法。结合实际项目数据进行成本分析练习,例如从一些公开的信息化项目报告中获取成本数据进行分析。
二、监理三管
(一)合同管理
1. 知识点内容
- 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的签订、执行和变更管理。在签订合同时,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项目的交付成果、验收标准、付款方式等条款。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要监督双方是否按照合同条款履行各自的职责。
- 当出现合同变更需求时,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变更管理,包括变更的申请、评估、审批和实施等环节。
2. 学习方法
- 阅读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项目合同样本,分析其中的条款要点。可以参加一些合同纠纷处理的讲座或者阅读相关的法律案例,加深对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二)信息管理
1. 知识点内容
- 信息管理涉及到项目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和传递。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项目团队成员能够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例如项目的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测试报告等信息的有效管理。
- 还要注意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信息泄露、篡改等情况的发生。
2. 学习方法
- 学习信息管理的理论知识,如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等概念。同时可以搭建一个简单的项目信息管理平台,模拟信息的处理过程。
(三)安全管理
1. 知识点内容
- 安全管理包括物理安全(如机房的防火、防水、防盗等措施)、网络安全(如网络防火墙的配置、网络攻击的防范等)和数据安全(如数据的加密、备份与恢复等)。要确保信息系统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2. 学习方法
- 学习网络安全的相关技术知识,如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和防范手段。研究数据安全管理的最佳实践案例,并且可以参加一些信息安全培训课程。
三、监理一协调
- 知识点内容
- 协调工作贯穿于信息系统项目的始终。包括协调项目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如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协调项目团队与外部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例如硬件供应商和软件开发商之间的协作;还要协调项目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确保项目的成果符合用户的期望。
- 学习方法
- 参加项目管理中的沟通协调模拟演练,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分析一些项目中因为协调不畅导致的问题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这些监理三控三管一协调的具体内容梳理出来,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在备考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在基础阶段的这 1 - 2 个月里,要深入理解监理三控三管一协调的内涵,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