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中的管理科学基础部分,决策分析方法是重要的考点。掌握确定型决策(盈亏平衡分析)、风险型决策(决策树法)、不确定型决策(乐观准则、悲观准则等)的应用步骤,对于顺利通过考试非常关键。下面就为大家详细阐述这几种决策分析方法的备考策略。
二、知识点内容及学习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 - 盈亏平衡分析
- 知识点内容
- 盈亏平衡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成本、销售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企业在盈亏平衡时的状态。基本公式为:利润 = 销售收入 - 总成本。其中销售收入等于产品单价乘以销售量,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变动成本与销售量成正比。
-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是关键。在盈亏平衡点时,利润为零,即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可以推导出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公式为:固定成本÷(单价 - 单位变动成本)。
- 学习方法
- 理解概念:首先要深刻理解成本、收入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概念。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开一家小店,计算不同销售量下的成本和收入情况来加深认识。
- 公式推导:自己动手推导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这样能更好地掌握公式的来源和应用条件。
- 练习题巩固:做大量的练习题,包括已知固定成本、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求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以及已知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求其他相关量的题目。
(二)风险型决策 - 决策树法
- 知识点内容
- 决策树是一种用树形图来表示决策过程中各种方案、自然状态及其概率和收益(或损失)的工具。它由决策节点、方案枝、状态节点和概率枝组成。
- 在决策树法中,首先要确定各个方案的期望收益值。期望收益值等于每个自然状态下的收益(或损失)乘以该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然后将所有自然状态的期望收益值相加得到该方案的期望收益值。
- 选择期望收益值最大(对于收益型问题)或最小(对于损失型问题)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 学习方法
- 绘制决策树:多练习绘制决策树,从简单的例子开始,逐渐掌握不同结构决策树的绘制方法。
- 概率与收益计算:仔细学习如何计算每个方案的期望收益值,注意概率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并且所有自然状态的概率之和为1。
-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的风险型决策案例来理解决策树法的应用,如投资项目决策等。
(三)不确定型决策 - 乐观准则、悲观准则等
- 知识点内容
- 乐观准则(大中取大准则):决策者对未来持乐观态度,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好的自然状态。在这种准则下,先计算每个方案在最好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然后从这些最大收益值中选择最大的那个对应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 悲观准则(小中取大准则):决策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坏的自然状态。先计算每个方案在最坏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然后从这些最小收益值中选择最大的那个对应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 还有折衷准则等其他不确定型决策准则,折衷准则是介于乐观准则和悲观准则之间的一种决策方法,需要确定一个乐观系数α,然后计算每个方案的折衷收益值进行决策。
- 学习方法
- 准则对比:将乐观准则和悲观准则进行对比学习,理解它们在决策思路上的差异。
- 多做实例:通过大量的不确定型决策实例来熟练掌握不同准则的应用,注意分析在不同情况下各准则的优缺点。
- 灵活运用:学会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灵活选择合适的决策准则。
三、总结
在3个月的备考过程中,对于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这三种决策分析方法,要分别按照上述的学习方法进行深入学习。通过理解知识点内容、多做练习题、分析案例等方式,熟练掌握它们的应用步骤。同时,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在考试中才能准确快速地解答相关题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