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系统监理师的备考过程中,案例分析专项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需求分析阶段监理要点里,对需求评审中常见问题及监理审核方法的掌握尤为关键。
一、需求评审中的常见问题
1. 需求不明确
- 这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例如,业务功能描述过于模糊,像“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这种描述,没有具体指出在哪些方面体现良好体验,如界面布局、操作流程的便捷性等。
- 学习方法:仔细研读相关的案例,在实际的项目文档中寻找类似不明确表述的地方。同时,多参考一些标准的业务需求文档模板,对比其中的明确描述方式,如功能的具体操作步骤、输入输出的要求等。
2. 需求冲突
- 不同部门或者不同用户提出的需求可能存在矛盾。比如,销售部门要求系统能够快速查询客户订单以便及时跟进,而财务部门则要求订单查询时要经过多层审批以确保数据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需求冲突。
- 学习方法:通过做练习题,分析题目中给出的不同需求之间的逻辑关系。还可以模拟项目场景,自己设定不同角色的需求,然后找出冲突点并思考解决办法。
3. 需求遗漏
- 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业务环节需求。例如,在一个电商系统中,没有考虑到退货物流信息的跟踪需求。
- 学习方法:全面梳理业务流程,从业务的起始点到终点,按照各个环节逐一检查需求的完整性。可以结合实际的业务流程图来进行分析,确保每个节点都有对应的需求。
二、监理审核方法
1. 文档审查
- 监理人员要仔细审查需求文档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查看文档的结构是否合理,内容是否涵盖了所有的业务功能和相关要求。例如,检查需求文档是否包含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等各个方面。
- 学习方法:进行大量的文档审查练习,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模拟的需求文档,按照审核要点进行逐一检查,并记录发现的问题。
2. 会议评审
- 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需求评审会议。在会议中,监理人员要引导各方充分表达意见,对存在争议的需求进行讨论。例如,让业务部门、技术部门等不同角色的代表阐述自己对需求的理解和看法。
- 学习方法:参加一些线上的模拟评审会议或者自己组织小型的讨论组,模拟这种会议评审的场景,提高自己在会议中的协调和引导能力。
3. 跟踪验证
- 在需求评审之后,监理人员要对需求的实现情况进行跟踪验证。确保开发团队按照评审通过的需求进行开发,没有擅自变更需求。
- 学习方法:建立需求跟踪矩阵,将需求与开发的成果进行对应,定期检查两者的匹配情况。
总之,在备考信息系统监理师时,对于需求分析阶段监理要点中的需求评审常见问题及监理审核方法,要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模拟练习等多种方式深入掌握,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