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安全工程师的备考过程中,等保 2.0 相关的内容是重点也是难点。今天我们就来聚焦于“一个中心三重防护”架构,深入探讨如何高效记忆这一关键知识点。
一、“一个中心三重防护”架构概述
“一个中心三重防护”是等保 2.0 的核心架构。其中,“一个中心”指的是安全管理中心,它是整个安全体系的指挥和协调中心。
二、安全管理中心
安全管理中心涵盖了系统管理、审计管理、安全管理以及集中管控等功能。系统管理负责对系统的配置、资源分配等进行管理;审计管理记录和分析系统中的活动,以便于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安全管理制定和执行安全策略;集中管控则实现对各个部分的安全状态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安全管理中心的各项功能,比如模拟一个企业的网络环境,分析在不同情况下安全管理中心的作用。
三、安全计算环境
安全计算环境包括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系统审计、剩余信息保护、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以及可信验证等核心控制点。
身份鉴别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访问系统;访问控制限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系统审计记录用户的操作行为;剩余信息保护防止敏感信息的泄露;入侵防范检测和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恶意代码防范抵御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可信验证确保系统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学习建议:制作表格,将每个核心控制点与具体的技术手段和措施进行对应,方便记忆和理解。
四、安全区域边界
安全区域边界涉及边界防护、访问控制、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等方面。
其目的是防止外部威胁进入内部网络,同时限制内部网络之间的非法访问。
复习要点:结合网络拓扑图,想象不同区域之间的数据流动和防护措施。
五、安全通信网络
安全通信网络重点在于网络架构、通信传输以及网络设备防护。
要保证网络通信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学习技巧:通过绘制架构图,清晰地展现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交互。
六、绘制架构图辅助记忆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架构,建议大家亲手绘制架构图。将安全管理中心放在中心位置,然后围绕它画出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和安全通信网络,并标注出各自的核心控制点。通过反复绘制和查看,能够加深对这一架构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在备考等保 2.0 的过程中,对于“一个中心三重防护”架构要重点理解和记忆。通过以上方法,相信大家能够顺利掌握这一关键知识点,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让我们一起加油,为信息安全工程师的梦想而努力!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