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系统监理师的备考强化阶段(第 3 - 4 个月),工程质量统计分析中的直方图和控制图是重要的知识点,同时也是计算题经常涉及的考点。
一、直方图
直方图是通过矩形的面积来表示频数分布的一种统计图形。它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 直方图的绘制步骤
- 收集数据:首先要收集关于施工质量的相关数据,例如产品尺寸、测试结果等。
- 确定组距:根据数据的范围和数量确定合适的组距。组距的选择要适中,太大会掩盖细节,太小会增加工作量。
- 分组:将数据按照确定的组距进行分组。
- 统计频数:计算每个组内数据的个数,即频数。
- 绘制直方图:以组距为宽,频数为高绘制矩形。
学习方法:多做一些实际的数据练习,通过动手绘制直方图来熟悉步骤。可以找一些施工质量的案例数据,比如建筑材料的强度测试数据等。
- 直方图的类型及特点
- 正常型:数据分布呈现中间高、两边低且左右基本对称的形状,说明施工质量处于稳定正常的状态。
- 孤岛型:在直方图中有一个孤立的矩形,可能是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比如使用了不同批次的材料或者临时换了施工人员。
- 偏峰型:数据的分布偏向一侧,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或者数据收集方法不当引起的。
对于这些类型的学习,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理解每种类型背后可能隐藏的施工质量问题。
二、控制图
控制图是用于区分质量波动是由偶然原因还是系统原因引起的工具。
- 控制图的基本原理
- 控制图上有中心线(CL)、上控制界限(UCL)和下控制界限(LCL)。如果数据点在控制界限内随机分布,说明施工质量受偶然因素影响;如果数据点超出控制界限或者呈现出特定的规律,如连续上升或下降趋势,则表明存在系统原因导致的质量波动。
学习时,要理解控制图界限的计算公式背后的意义,这样有助于记忆和应用。
- 控制图的类型
- 计量值控制图:适用于测量连续数据,如长度、重量等。
- 计数值控制图:适用于计数数据,如不合格品数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控制图,要掌握其适用场景和具体的绘制方法。
三、计算题专项突破
-
关于直方图的计算
- 可能会涉及到组中值的计算,组中值 = (上限 + 下限)/ 2。在计算平均数等统计量时会用到组中值。
- 还有可能考查频数的计算以及根据频数计算概率等问题。
-
控制图的计算
- 控制界限的计算是重点。例如,对于均值 - 极差控制图(X - R 控制图),其中心线 CL = X(样本均值),上控制界限 UCL = X + A2R(A2 是与样本量有关的常数,R 是极差),下控制界限 LCL = X - A2R。
要多做一些历年真题中的计算题,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总之,在工程质量统计分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要深入理解直方图和控制图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相关的计算题,为顺利通过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