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需要全面且深入的知识储备,而教材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掌握有效的教材精读方法对于备考成功至关重要。其中,“章节框架 + 关键词标注 + 课后题自测”的三轮精读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二、第一轮精读:构建章节框架
(一)知识点内容
1. 在开始阅读教材的每一章之前,先浏览一遍章节标题、小标题、图片、图表等内容。这有助于我们对整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了解这部分知识大概涵盖哪些方面。
2. 随着阅读的深入,梳理出每节内容的中心思想,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例如,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进度控制章节,可能会涉及到进度计划的制定、进度的监控与调整等内容,我们要把这些核心点提炼出来。
3. 将这些概括性的内容按照逻辑顺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章节框架。这个框架就像一张地图,指引我们在后续的学习中不偏离方向。
(二)学习方法
1. 可以使用笔记本或者电子文档来记录章节框架。如果是纸质版,边读边写有助于加深记忆;如果是电子版,方便随时修改和完善。
2. 对于一些复杂的章节,可以先将大框架构建出来,再逐步细化每个小部分的内容。
三、第二轮精读:关键词标注
(一)知识点内容
1. 在对章节内容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开始寻找关键词。关键词是在该知识点中具有代表性、概括性的词汇或者短语。例如,在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的教材部分,“质量标准”“检验检测”“评审”等就是关键词。
2. 标注关键词的同时,要理解其背后的含义以及在整个知识点中的作用。比如“质量标准”是衡量信息系统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检验检测”是保证质量的具体手段。
3. 关注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它们往往能反映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学习方法
1.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注关键词,如红色标注重点中的重点,蓝色标注一般重点等,这样有助于区分层次。
2. 对于一些难以确定的词是否为关键词,可以结合前后文以及自己的理解来判断,也可以参考其他辅导资料或者向有经验的考生请教。
四、第三轮精读:课后题自测
(一)知识点内容
1. 教材后的练习题是对本章知识点的有效检验。这些题目涵盖了各种题型,如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
2. 在做选择题时,要认真分析每个选项,理解其正确和错误的原因。简答题要准确回答要点,并且注意语言的规范性。案例分析题则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通过做课后题,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学习方法
1. 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来做课后题,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
2. 做完题目后,认真对照答案进行批改,对于做错的题目,要认真分析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牢还是理解错误,并及时查漏补缺。
五、总结
“章节框架 + 关键词标注 + 课后题自测”的三轮精读法是一种系统的教材精读方法。通过构建章节框架,我们能把握整体知识结构;关键词标注有助于深入理解知识点内涵;课后题自测则能检验学习效果并及时发现问题。在信息系统监理师的备考过程中,熟练运用这种方法,能够提高我们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