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独留清风醉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7

visits159

强化阶段第 363 - 364 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论之 NIST 与 ISO 结合下的资产识别表设计与应用

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领域,NIST SP 800 - 30 和 ISO 27005 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当我们将NIST的系统化评估与ISO的结构化框架相结合时,对于资产识别表(含业务影响度评分)的设计与应用能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一、NIST SP 800 - 30中的相关要点
1. 系统化评估思路
- NIST SP 800 - 30强调从系统的角度看待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它有一套严谨的流程,包括确定评估范围、收集相关信息、进行脆弱性分析等步骤。例如在确定评估范围时,要明确包含哪些信息系统、网络、人员等方面的内容。这有助于全面地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 学习方法:仔细研读NIST SP 800 - 30的标准文档,按照其给出的流程逐步进行分析练习。可以找一些实际的案例,按照标准流程去操作,加深理解。
2. 资产识别的关注点
- 在NIST的标准下,资产识别不仅仅关注硬件设备,还包括软件、数据、人员知识等。比如一个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其中存储的客户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资产,同时负责维护该系统的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也是不可忽视的资产。
- 学习方法:进行头脑风暴练习,针对不同的组织类型(如金融企业、互联网公司等),列出可能存在的各类资产。

二、ISO 27005中的相关要点
1. 结构化框架优势
- ISO 27005的结构化框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管理信息安全风险。它将风险评估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阶段。这种分阶段的处理方式有助于有条不紊地进行风险评估工作。
- 学习方法:构建思维导图,将ISO 27005的各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包含的子要素梳理出来,这样有助于整体把握框架结构。
2. 对资产识别的补充
- 在ISO 27005中,资产识别与组织的业务战略紧密相连。例如,如果一个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拓展海外市场,那么与国际业务相关的资产(如跨境支付系统的安全性等)就需要重点关注。
- 学习方法:结合实际企业的战略规划案例,分析其中涉及到的资产识别要点。

三、两者结合下资产识别表(含业务影响度评分)的设计与应用
1. 设计原则
- 综合考虑NIST和ISO的理念,在设计资产识别表时,要涵盖全面的资产类别,并且按照业务重要性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将核心业务相关的资产列为一类,辅助业务的资产列为另一类。
- 对于业务影响度评分,要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定量方面可以考虑资产价值、修复成本等数据;定性方面可以从对业务声誉、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来评估。
2. 应用示例
- 以一家电商企业为例,在其资产识别表中,网站服务器是核心资产,一旦遭受攻击导致网站瘫痪,业务影响度评分会很高。因为这不仅会导致直接的销售损失,还会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导致客户流失。
- 学习方法:自己动手设计不同类型企业的资产识别表,并进行业务影响度评分的模拟计算。

总之,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备考过程中,深入理解NIST SP 800 - 30与ISO 27005的结合对于掌握资产识别表的设计与应用至关重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标准文档、进行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方法,能够更好地应对相关的考试内容。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强化阶段第 363 - 364 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论之 NIST 与 ISO 结合下的资产识别表设计与应用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