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考冲刺阶段(考前20天),概率估算深化这一板块尤为重要,特别是三角分布在三点估算中的应用。
一、三角分布与三点估算基础概念
1. 三角分布
- 三角分布是一种概率分布类型。它有三个关键参数:最小值、最可能值和最大值。例如在一个项目中,任务完成所需的时间可能存在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就可以用三角分布来表示。
-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直观理解。在坐标轴上,以时间为横轴,概率密度为纵轴,画出三角形状的曲线。从曲线中能清晰看到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取值的概率情况。
2. 三点估算
- 它包含乐观时间(a)、最可能时间(m)和悲观时间(b)。比如一个软件开发任务,乐观情况下可能3天完成(a = 3),最有可能5天完成(m = 5),悲观情况下8天完成(b = 8)。
二、期望值计算方法
1. 期望值公式
- 期望值 =(乐观 + 最可能+悲观)/3。继续以上面的软件开发任务为例,期望值=(3 + 5+8)/3 = 5.33(天)。
- 学习方法:多做一些实际的计算练习。找一些项目案例,给出不同的a、m、b值,然后计算期望值。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这个公式的运用。
2. 适用场景对比
- 适用场景
- 当项目中的任务有比较明确的边界情况,也就是能确定乐观、最可能和悲观的情况时,三角分布下的三点估算就很适用。比如建筑项目中某一特定工序的施工时间估算。
- 不适用场景
- 如果项目的不确定性非常高,难以确定明确的乐观、最可能和悲观值,那么这种方法可能就不太合适。例如一些新兴技术研发项目,技术突破的时间很难预估准确。
三、备考建议
1. 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要重新梳理三角分布和三点估算的概念,做到清晰准确。
2. 做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将三角分布与其他项目管理知识结合起来考查的题目。
3. 对比不同估算方法的优缺点,在实际案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
总之,在模考冲刺阶段,要深入理解三角分布在三点估算中的应用,掌握其期望值计算方法和适用场景,为顺利通过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