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的备考过程中,备份策略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尤其是合成备份(Synthetic Backup)相关内容。
一、合成备份的基础概念
1. 全量备份(Full Backup)
- 知识点内容:全量备份是对指定数据集合(如整个磁盘分区或者特定文件夹)进行完整的复制操作。这意味着它会备份所有的数据,不管这些数据之前是否已经被备份过。例如,在企业中,如果要对一台服务器上的所有用户数据文件进行全量备份,那么从系统中的第一个文件到最后一个文件都会被备份到存储介质上,像磁带库或者外部硬盘等。
-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加深理解。比如想象自己是一个小型企业的IT管理员,企业服务器存储着客户资料、财务数据等重要信息。当进行全量备份时,就如同把这些信息完整地抄写一份存放在安全的地方。同时,绘制简单的流程图,展示全量备份的操作流程,从源数据到目标存储介质的路径。
2. 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
- 知识点内容:增量备份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不管是全量备份还是增量备份)之后有变化的数据。例如,如果周一进行了全量备份,周二到周五每天都有部分文件被修改或者新增,那么周二的增量备份就只包含周二相对于周一有变化的数据,周三的增量备份包含周三相对于周二有变化的数据,以此类推。
- 学习方法:制作一个表格来对比不同日期备份的数据量。在表格中列出每次备份的日期、上次备份类型(全量或增量)、备份的数据内容等。这样能直观地看到增量备份是如何根据数据变化来进行的。
二、合成备份(Synthetic Backup)的概念
- 知识点内容:合成备份是一种结合了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特点的备份方式。它通过利用之前的全量备份和一系列增量备份,在不需要再次对全量数据进行完整备份的情况下,生成一个新的全量备份。例如,在已经有了一个初始的全量备份和之后几天的增量备份后,系统可以通过特殊的算法将这些数据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相当于全量备份的数据集。
- 学习方法:从原理上进行剖析,将合成备份类比为盖房子。全量备份就像是打地基和砌好房子的主体框架,而增量备份就像是后续对房子进行的装修和局部改造。合成备份则是根据已有的地基、框架和装修记录重新构建出整个房子的样子。
三、合成备份在减少备份窗口中的应用方法
1. 备份窗口的概念
- 知识点内容:备份窗口是指在业务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备份操作的时间段。在企业环境中,很多业务系统在白天需要正常运行,不能因为备份操作而影响业务,所以只能选择在夜间或者业务低谷期进行备份。
- 学习方法:了解不同行业的业务运行规律。比如电商行业,在晚上12点之后订单处理量会大幅减少,这个时间段就比较适合进行备份操作。
2. 合成备份减少备份窗口的原理
- 知识点内容:由于合成备份不需要频繁地进行全量备份,而是利用之前的全量和增量备份数据来生成新的全量备份。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进行全量备份所需的大量时间,从而缩短了备份窗口。例如,原本需要进行一次8小时的全量备份,在采用合成备份后,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来整合之前的数据和增量备份数据即可。
- 学习方法:进行时间计算方面的练习。假设全量备份需要10小时,增量备份每次需要1小时,分别计算在没有合成备份和使用合成备份情况下,完成多次备份所需的总时间,从而深刻体会合成备份对备份窗口的减少效果。
在备考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时,要深入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多种学习方法不断强化记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相关题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