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的备考过程中,数据建模优化中的渐变维度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特别是在强化阶段(第3 - 4个月),深入理解渐变维度对于我们应对考试以及实际工作中的数据处理需求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渐变维度的概念
渐变维度(Slowly Changing Dimension,SCD)是指在数据仓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维度属性会发生变化的维度。例如客户的信息,可能客户的地址会发生改变,或者客户的会员等级会因为消费行为而升级。
二、类型1(覆盖更新)
1. 知识点内容
- 类型1的处理方式是在维度表中直接覆盖原有的值。当源系统中的维度数据发生变化时,我们只保留最新的值,而丢弃旧值。比如,如果客户的联系电话发生了改变,在维度表中就直接更新为新的电话号码,之前旧的电话号码记录将不再存在。
2. 学习方法
- 要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可以自己构建一些简单的数据场景,比如模拟一个小型电商企业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想象客户的不同属性变化情况,然后按照类型1的方式进行操作练习。同时,要理解这种方式的优缺点。优点是简单易行,存储空间占用相对较少;缺点是无法保留历史数据,可能会导致一些分析上的缺失,例如无法追溯客户以前的联系电话对应的业务往来情况。
三、类型2(历史保留)
1. 知识点内容
- 类型2的处理方法是在维度表中保留历史数据。当维度属性发生变化时,不是简单地覆盖,而是新增一条记录。这条新记录包含了变化后的属性值,并且会有相应的标识来区分不同的版本。例如,对于客户地址的变化,在维度表中会新增一条客户记录,其中包含新的地址信息,同时可能会有一个字段标记这是第几次地址变更。
2. 学习方法
- 绘制数据流向图来辅助理解。从源系统到数据仓库中的维度表,清晰地描绘出数据在类型2处理下的流动和转换过程。多做一些数据转换的练习题,掌握如何在ETL(Extract - Transform - Load,抽取 - 转换 - 加载)过程中实现这种历史数据的保留。同时,要考虑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重复记录问题,以及如何优化存储结构以提高查询效率。
四、维度表变化的处理策略与ETL实现方法
1. 处理策略
-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业务需求来确定采用类型1还是类型2或者其他更复杂的渐变维度处理方式。如果业务对历史数据的追溯要求不高,例如一些时效性很强的促销活动相关的数据,可能类型1就足够了。但如果涉及到长期客户关系管理、财务审计等业务,就需要采用类型2来保留历史数据。
2. ETL实现方法
- 在抽取阶段,要从源系统中获取最新的维度数据。对于转换阶段,如果是类型1,只需要简单的更新操作;如果是类型2,则要进行更多的处理,如判断是否是新记录、生成新的版本标识等。在加载阶段,要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确保正确地将处理后的数据加载到维度表中。
总之,在备考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时,对于渐变维度的处理策略与ETL实现方法要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通过理论学习和大量的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相关题目,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数据建模和数据处理。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