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评测师的备考冲刺阶段,用户体验(UX)测试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其中,可用性测试流程、NPS 指标计算及改进策略尤为关键。
一、可用性测试流程
-
确定测试目标和用户群体
- 明确测试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评估新功能的易用性或改进现有界面的交互方式。
- 定义目标用户,包括年龄、性别、技术水平等特征。
-
制定测试计划
- 设计测试任务,任务应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 准备测试环境,确保其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
-
招募参与者
- 根据之前定义的用户群体特征寻找合适的测试人员。
-
进行测试
- 观察用户执行测试任务的过程,记录他们的行为、操作和反应。
- 可以采用出声思考法,让用户一边操作一边说出自己的想法。
-
收集和分析数据
- 整理观察到的数据,包括任务完成时间、错误次数、用户满意度等。
- 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
编写测试报告
- 总结测试结果,详细描述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二、NPS 指标计算
NPS 即净推荐值,通过询问用户“您是否会向他人推荐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来计算。
- 回答分为 0-10 分,0 表示完全不会推荐,10 表示一定会推荐。
- 根据用户的回答将其分为三类:
- 推荐者(9-10 分)
- 中立者(7-8 分)
- 批评者(0-6 分)
-
计算 NPS 值:NPS = (推荐者比例 - 批评者比例)× 100%
三、改进策略
-
针对可用性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 对界面布局进行优化,使元素更清晰易懂。
- 简化操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步骤。
-
提升 NPS 的策略
- 改善产品质量,修复漏洞和缺陷。
- 加强客户服务,及时响应用户需求和反馈。
总之,在备考的最后阶段,要深入理解用户体验(UX)测试的各个方面,熟练掌握可用性测试流程、NPS 指标计算方法,并能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相信您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