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备考过程中,案例分析部分的复杂计算一直是许多考生面临的难题。特别是决策树与EMV(期望货币价值)的结合运用,在多阶段风险应对情境下的决策树绘制更是重中之重。掌握这一知识点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提升我们实际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决策能力。
二、决策树基础
1. 概念
决策树是一种用于表示决策及其可能后果的图形工具。它由节点和分支组成,节点分为决策节点(通常用方形表示)和机会节点(通常用圆形表示)。决策节点代表项目团队需要做出的选择,而机会节点代表不确定事件的发生。
2. 构建步骤
- 确定决策目标: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一个项目中是选择采用新技术还是传统技术。
- 识别决策节点和机会节点:找出需要做出决策的环节以及存在不确定性的地方。
- 估计概率:对于机会节点,要估计每个可能结果的概率。这通常基于历史数据、专家判断或行业经验。
- 确定收益或成本:明确每个分支对应的收益或成本数值。
三、EMV(期望货币价值)概念
EMV是一种量化风险的方法。它通过将每个可能结果的概率乘以该结果的货币价值,然后将所有结果相加得到。例如,在一个项目中,如果采用方案A成功时的收益为100万元,成功概率为0.6;失败时的损失为30万元,失败概率为0.4,那么方案A的EMV = 100×0.6+(- 30)×0.4 = 48万元。
四、决策树与EMV结合在多阶段风险应对中的应用
1. 多阶段情况
在多阶段项目中,每个阶段都可能存在风险并且需要做出决策。例如在项目的研发阶段和市场推广阶段都有不同的选择和风险。
2. 绘制模板要点
- 阶段划分:清晰地将项目划分为不同阶段,在每个阶段开始处设置决策节点。
- 风险识别与概率估计:针对每个阶段的决策节点下的机会节点,准确识别风险并合理估计概率。
- 计算EMV:按照EMV的计算方法,计算每个分支的期望货币价值。
- 比较决策:比较不同路径的EMV值,选择EMV值最优的决策路径。
五、学习方法
1. 理解原理
深入理解决策树和EMV的基本原理是关键。可以通过阅读教材中的详细解释、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等方式来掌握。
2. 多做练习题
找一些典型的案例分析题目进行练习,尤其是涉及多阶段风险应对的题目。在练习过程中,按照构建决策树、计算EMV、做出决策的步骤逐步进行,并且对比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找出错误原因。
3. 实际案例分析
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项目案例中。可以从身边的小型项目或者从网络上搜集的项目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总结
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备考中,决策树与EMV结合构建多阶段风险应对决策树绘制模板这一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深入学习其原理、掌握学习方法并进行大量的练习,考生能够有效地提高在这一部分的得分能力,并且在实际项目管理中也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风险决策情况。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