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的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一些关键的部分。首先是项目风险方面,像需求不明确、进度失控和资源不足是比较常见的风险因素。据统计,需求不明确占30%、进度失控占25%、资源不足占20%。对于需求不明确的情况,我们要学会从多方面去梳理需求。比如与相关利益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包括用户、业务部门等,了解他们真正的业务需求和使用场景。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详细的需求文档。
进度失控方面,要掌握项目管理中的时间管理工具和方法,例如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甘特图,明确各个任务的先后顺序和时间节点,并且设置关键路径上的任务监控机制。一旦发现某个任务有延迟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如增加资源或者优化流程。
资源不足则需要合理评估项目的资源需求,在预算范围内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可以考虑内部资源的重新分配或者寻求外部合作。
另外,在备考中经典案例也是重点关注对象,以ERP实施失败为例。我们可以制作根本原因追溯表来深入分析。通常ERP实施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业务流程与ERP系统不匹配、员工对新系统的抵触情绪、数据迁移不准确等。通过追溯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可能原因背后的关联因素,从而加深对项目管理复杂性的理解。
还有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就是信息系统战略和战术。信息系统战略是企业从整体上规划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一种长期的、宏观的规划。它要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例如,一家电商企业的信息系统战略可能是构建一个能够支持全球业务、具备高并发处理能力的电商平台架构。而战术则是实现战略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是在一定时期内针对特定问题采取的行动方案。比如为了提高电商平台的安全性,采用特定的加密技术和安全防护机制就是战术层面的决策。
总之,在备考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时,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要理解概念,更要学会运用相关的方法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