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备考冲刺阶段,对法规政策的深入理解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其中,《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的修订更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内容。
一、修订背景与整体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的修订旨在适应这种新形势,加强对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安全管理,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的修订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从源头上保障国家、企业和公民的网络安全权益。
二、申报材料方面的变化
- 新增内容
- 强调了对供应链安全的考量。企业在申报时,需要详细提供产品和服务供应链的相关信息,包括供应商的背景、是否涉及国外特定地区等情况。例如,如果产品的某个关键零部件来自存在网络安全风险的国家或地区,就需要明确说明应对措施。
- 数据安全相关信息的细化。现在要求企业提供关于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传输和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措施。比如,对于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策略,如何防止数据泄露等情况都要在申报材料中体现。
- 调整部分
-
之前的申报材料可能对技术文档的要求相对宽泛,修订后则更加具体。例如,要求提供更详细的技术架构图,并且要标明其中涉及的网络安全防护机制的位置和功能。
-
对企业资质证明材料的审核标准也有所提高。除了常规的营业执照等基本证件外,还需要提供企业在网络安全方面所获得的专业认证,如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相关证书的复印件及有效性证明。
三、审查流程的变化
- 初审环节
- 审查机构在收到申报材料后的初审时间有所缩短。这就要求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更加准确、完整,否则很容易在初审阶段就被退回。企业在准备材料时,要进行多次自查,确保没有遗漏重要信息。
- 初审的重点更加突出。现在更加关注申报产品或服务是否涉及关键基础设施领域,以及是否存在高风险的网络安全漏洞等情况。
- 实地考察与专家评审
- 在实地考察环节,审查人员会更加深入地检查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与申报材料是否相符。例如,查看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是否真正落实到位,是否有专门的网络安全团队在负责相关工作。
- 专家评审的组成也更加多元化。除了网络安全技术专家外,还增加了法律、管理等多方面的专家。这就意味着企业在应对评审时,要从多个角度准备好应对方案。
四、学习方法与备考建议
- 深入研读法规原文
- 考生要仔细阅读《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后的官方文件,逐字逐句理解其中的条款含义。可以制作条文注释笔记,对重点条款进行详细解读,并标注出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 案例分析
- 收集一些因为不符合《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而被处罚或者整改的企业案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加深对申报材料和审查流程变化的理解。例如,分析某企业因供应链安全问题被审查的具体情况,以及如何改进才能符合新的审查要求。
- 模拟演练
- 按照新的审查流程和要求,进行模拟申报材料的准备。然后自我检查或者请同行专家进行评审,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总之,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相关知识点的学习,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全面掌握申报材料的新要求和审查流程的新变化,为顺利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