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的备考强化阶段,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的数据安全审计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数据访问日志审计制度
1. 知识点内容
- 数据访问日志记录了谁在何时访问了哪些数据。这有助于追踪数据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例如,在一个企业的财务系统中,通过查看数据访问日志,可以知道财务人员是否在非工作时间频繁访问敏感的财务报表数据。
- 审计制度方面,需要明确日志的存储方式、存储期限以及定期审查的频率等。比如,日志可能存储在专门的数据库服务器上,并且要保存至少一年以便追溯查询。
2. 学习方法
- 理解数据访问日志的结构和包含的信息是关键。可以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来加深认识,如一些数据泄露事件中,数据访问日志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 对于制度的制定部分,要对比不同行业或者企业的标准做法,总结出通用的规则。
二、异常操作监控制度
1. 知识点内容
- 异常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大量数据的异常下载、非授权用户的登录尝试等。例如,一个普通员工突然在短时间内下载海量的公司客户数据,这很可能是异常操作。
- 制度要规定如何识别异常操作的模式,是通过设定阈值(如下载数据量超过一定数值)还是基于行为分析(如不符合正常工作流程的操作顺序)。
2. 学习方法
- 学习相关的算法和技术原理,像机器学习中的一些异常检测算法可以用于识别异常操作。
- 结合实际的监控系统进行操作练习,熟悉如何在系统中设置异常操作的监控规则。
三、安全漏洞扫描制度
1. 知识点内容
- 安全漏洞扫描是对PMIS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查找可能存在的安全薄弱环节。例如,扫描系统是否存在未及时更新补丁的软件漏洞,或者是否存在弱密码的情况。
- 制度要明确扫描的工具选择、扫描的周期以及漏洞修复的流程和时间限制等。
2. 学习方法
- 掌握常见的安全漏洞扫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Nessus等。
- 关注安全行业的最新动态,了解新出现的漏洞类型以及对应的扫描策略。
四、审计报告撰写规范
1. 知识点内容
- 审计报告应包含审计的目标、范围、方法、发现的问题以及建议的解决方案等内容。例如,报告中要明确指出在数据访问日志审计中发现某用户在凌晨三点频繁访问工资数据这一情况,并提出加强该用户权限管理或者增加访问时间限制的建议。
- 报告的语言要准确、简洁,格式要规范统一。
2. 学习方法
- 阅读优秀的审计报告范例,学习其结构和表达方式。
- 进行模拟撰写练习,根据设定的审计场景写出审计报告,并请专业人士或者老师进行点评。
在备考过程中,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要理解理论知识,更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来加深对数据安全审计制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在考试中能够准确作答相关题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