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工程师的备考过程中,网络设备带机量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一、基础公式
首先我们要掌握基本的AP带机量公式,即单AP并发用户数 = 总带宽/单用户带宽×0.7。这个公式的意义在于,它为我们初步确定一个AP能够承载的用户数量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数量关系。例如,如果我们的总带宽是100Mbps,假设单用户带宽需求为10Mbps,那么按照公式计算,单AP并发用户数 = 100/10×0.7 = 7个。
二、用户密度的影响
1. 当考虑到用户密度时,比如题目中给出的是20人/AP这样一个情况。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基础公式得出的结果来确定最终的AP数量。如果按照前面假设的情况,按照公式算出能承载7个人,但实际要求是20人/AP,那显然一个AP是不够的。
2. 学习方法: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我们要先根据公式算出单个AP理论上能承载的用户数,然后将其与给定的用户密度进行比较。如果理论值小于给定密度,就需要增加AP的数量。可以通过除法运算得出大致需要的AP数量,如20÷7≈3(这里向上取整),也就是至少需要3个AP才能满足要求。
三、业务类型的调整
1. 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带宽的需求有很大差异。以视频会议为例,这种业务需要更高的带宽。如果在计算AP带机量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就会导致在实际网络运行中出现卡顿等问题。
2. 学习方法:对于不同业务类型的带宽需求要有清晰的认识。像视频会议可能需要几十Mbps甚至上百Mbps的带宽,而普通的网页浏览可能只需要几Mbps。当题目中涉及到特定业务类型时,要根据业务的带宽需求重新评估单用户带宽的值,再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四、综合运用解决考试中的网络规划类计算题
在考试的网络规划类计算题中,往往会同时涉及用户密度和业务类型等多个因素。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先明确题目中的各项条件,包括总带宽、用户密度要求以及业务类型对应的带宽需求等。然后按照步骤进行计算,先根据业务类型确定单用户带宽,再用基础公式计算单AP并发用户数,最后结合用户密度得出最终需要的AP数量。
总之,在备考网络工程师考试时,网络设备带机量计算这个知识点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各个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且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