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CSP-S 备考的 2 - 3 个月强化训练阶段,动态规划中的树形 DP 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状态定义
树形 DP 中,通常以节点为根的子树来定义状态。比如说,对于一棵二叉树,我们可以定义 dp[u] 表示以节点 u 为根的子树满足某种条件的最优值。这个条件可以是路径和的最大值、满足特定要求的节点数量等等。
二、后序遍历顺序进行状态转移
为什么是后序遍历呢?因为我们需要先处理子节点的状态,然后根据子节点的状态来更新当前节点的状态。比如在计算以某个节点为根的子树的路径和时,我们先算出其左右子树的路径和,然后再与当前节点的值相加,得到当前节点为根的子树的路径和。
三、典型例题及解法步骤
(一)二叉树路径和
1. 首先,按照后序遍历的方式遍历整棵树。
2. 对于每个节点,计算以该节点为起点,向下的最长路径和。
3. 在计算过程中,不断更新全局的最大路径和。
(二)树上背包问题
1. 定义状态 dp[u][j] 表示以节点 u 为根的子树中,选择 j 个节点所能获得的最大价值。
2. 同样采用后序遍历,在回溯时进行状态转移。
3. 对于每个节点 u 和其子节点 v,考虑选择和不选择子节点 v 的情况,更新 dp[u][j] 的值。
总之,要想掌握树形 DP,需要多做练习题,理解状态定义和状态转移的本质,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印象。只有这样,在考试中遇到相关题目时,才能迅速准确地解答。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在 CSP-S 备考中的树形 DP 学习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取得好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