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序员备考过程中,硬件系统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CPU架构相关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重点梳理一下考前3天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点。
首先是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和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以及它们的典型指令对比。CISC的特点是指令复杂多样,一条指令往往能完成多个操作,例如x86架构下的复杂指令。这种指令集的优点是能够直接处理复杂的计算任务,不需要太多的指令就能完成复杂的程序逻辑。而RISC则相反,像ARM架构的精简指令,它的指令格式统一、简单,在执行效率上有独特优势。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方法,要多做一些指令实例的分析练习。比如找一些简单的程序代码,分别在CISC和RISC架构下分析其指令执行的过程,这样能加深对两种架构的理解。
接着是CPU流水线阶段的相关知识。流水线主要包含取指(IF - Instruction Fetch)、译码(ID - Instruction Decode)、执行(EX - Execute)这几个关键阶段。取指阶段是从内存中获取指令;译码阶段是对取到的指令进行解析,确定要执行的操作;执行阶段就是实际执行指令所规定的操作。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理解,将每个阶段的输入输出关系清晰地展示出来。同时,结合实际的CPU工作流程例子,想象这些阶段是如何连续不断地处理指令的。
最后是Cache映射方式,包括直接映射、全相联映射和组相联映射。直接映射是一种简单的映射方式,主存中的块按照固定的地址映射到Cache中的特定位置。全相联映射则比较灵活,主存中的任何一个块都可以映射到Cache中的任何一个位置。组相联映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方式。理解这三种映射方式,可以从它们的映射原理、优缺点方面入手。通过做一些简单的地址计算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比如给定主存地址和Cache的相关参数,计算出对应的Cache位置。
总之,在考前3天,对这些CPU架构相关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快速回顾和强化记忆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内容,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