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序员的备考过程中,尤其是到了考前冲刺阶段(考前7天),我们需要对之前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强化。本次重点聚焦在职业规范方面的几个常考且易错的知识点,包括代码注释(TODO注释/FIXME注释)使用规范、技术文档(接口文档)参数说明以及团队协作(Git提交日志)不规范问题。
一、代码注释(TODO注释/FIXME注释)使用规范
- 知识点内容
- TODO注释:通常用于标记那些待完成的任务。比如在一个函数的代码块中,你可能已经有了整体的框架逻辑,但是还有一些功能没有完全实现,像是对某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或者与其他模块交互的部分还未编写。这时就可以使用TODO注释,例如“// TODO: 添加对空指针情况的处理”。它是一种提醒开发者这里还有后续工作要做的方式。
- FIXME注释:主要用于标记代码中存在错误或者有问题的地方。例如,“// FIXME: 这里的计算逻辑可能不符合业务需求,需要重新审视”,这有助于在代码审查或者后续维护时快速定位那些有问题的代码段。
- 学习方法
- 多读优秀代码:从开源项目或者公司内部的优质代码库中查看别人是如何使用这些注释的。注意不同风格的项目可能有不同的注释习惯,但总体的原则是清晰、简洁、准确。
- 实践练习:自己编写代码时,刻意地去运用这两种注释。可以从简单的示例开始,逐渐养成习惯。例如,先写一个有部分功能缺失的小程序,在相应位置添加TODO注释;然后故意制造一些逻辑小错误,在出错的地方添加FIXME注释。
二、技术文档(接口文档)参数说明
- 知识点内容
- 接口文档中的参数说明需要包含多个方面。首先是参数的名称,要具有明确的意义,能够准确反映这个参数在接口中的作用。比如在一个用户登录接口中,可能有“username”(用户名)和“password”(密码)这样的参数。
- 参数的数据类型也必须明确,例如是字符串类型、整数类型还是布尔类型等。同时,还需要说明参数的取值范围,像用户名的长度限制可能是3 - 20个字符,密码可能需要包含字母和数字且长度在6 - 18位之间。
- 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参数,如是否必填等也要进行标注。如果某个参数是可选的,还需要说明其默认值。
- 学习方法
- 分析现有接口文档:找一些常见的API接口文档进行分析,如电商平台提供的商品查询接口文档。仔细研究每个参数的说明方式,包括格式、详细程度等。
- 手动编写接口文档:从简单的业务场景出发,自己编写接口文档并详细描述参数。然后与其他开发者或者参考文档进行对比,找出不足之处并改进。
三、团队协作(Git提交日志)不规范问题
- 知识点内容
- Git提交日志应该清晰地描述本次提交所做的修改内容。不能只是简单地写“修改了代码”这样模糊的描述。例如,如果是修复了一个用户注册时的验证逻辑错误,应该写成“修复用户注册验证逻辑中密码强度检查不严格的问题”。
- 提交日志的格式也要有一定的规范,通常包括简短的标题和详细的描述。标题概括主要修改内容,描述部分可以详细说明为什么进行这样的修改,是否有相关的需求或者bug编号等。
- 学习方法
- 查看团队历史提交日志:如果是在团队项目中备考,可以查看团队之前成员的Git提交日志,分析那些规范的和不规范的提交日志的区别。
- 模拟提交:自己在一个小的测试项目中频繁进行代码修改并提交,按照规范要求编写提交日志,逐渐掌握正确的撰写方式。
在考前这7天的冲刺阶段,针对这些高频错题重新复习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回顾知识点内容并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我们对这些职业规范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在考试中减少因这些易错点而丢分的风险,增加顺利通过考试的概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