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ESP等级认证的备考过程中,Python的循环嵌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尤其是在强化阶段(3 - 4个月)。其中,双重循环在像打印乘法口诀表这样的实战应用中有很好的体现。
一、知识点内容
- 循环嵌套的概念
- 在Python中,循环嵌套就是在一个循环体内部还有另一个循环。对于双重循环来说,就是有两个嵌套的for循环或者一个for循环和一个while循环(当然也可以是两个while循环)。例如:
for i in range(1, 4):
for j in range(1, 4):
print(i * j)
这里的i和j分别是两个循环的控制变量,外层循环控制i的值从1到3,内层循环控制j的值从1到3,并且每次内层循环都会完整地执行一遍。
- 打印乘法口诀表的原理
- 我们要打印乘法口诀表,需要确定表格的行数和列数。对于一个标准的9×9乘法口诀表,行数和列数都是从1到9。
- 我们可以用外层循环来控制行数,比如让变量i从1到9表示乘法口诀表的行。然后内层循环控制列数,让变量j从1到i表示当前行要打印的列数(因为乘法口诀表每行的列数等于行数)。
- 打印每个元素时,就是i乘以j的结果。
-
以下是打印9×9乘法口诀表的代码示例:
for i in range(1, 10):
for j in range(1, i + 1):
print(f"{j}*{i}={i * j}", end=' ')
print()
在这个代码中,f"{j}*{i}={i * j}"
是一种格式化字符串的方式,可以方便地输出我们想要的乘法表达式形式。end=' '
表示在打印完每个元素后不换行,而是在同一行用空格隔开,等到内层循环结束后,通过print()
来换行,开始打印下一行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方法
- 理解循环的执行顺序
- 要通过简单的示例来深入理解外层循环和内层循环的执行顺序。可以先从简单的打印数字组合开始,比如让外层循环打印1到3,内层循环也打印1到3,观察最终的输出结果是如何形成的。
- 可以使用调试工具或者在代码中添加一些打印语句来查看每次循环时变量的值。
- 多做练习题
- 不仅仅局限于打印乘法口诀表这个例子。可以尝试做一些修改,比如打印三角形的图案(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这些图案的打印往往也需要用到循环嵌套的知识。
- 还可以从网上找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来做,加深对循环嵌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总结规律
- 在做不同类型的题目时,总结出循环嵌套中变量取值范围、循环条件以及输出格式等方面的规律。例如,在处理类似矩阵相关的问题时,要明确行和列的遍历顺序以及边界条件。
总之,在GESP等级认证备考的强化阶段,掌握Python循环嵌套在双重循环中的应用,特别是像打印乘法口诀表这样的实战内容,对于提高编程能力和顺利通过认证考试是非常关键的。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