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舍溪插画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4

visits131

强化阶段(第3 - 4个月):线性筛法(欧拉筛)全解析与埃氏筛对比

在信息学奥赛CSP - J的备考过程中,到了强化阶段(第3 - 4个月),数学知识的深入掌握非常关键,其中线性筛法(欧拉筛)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一、线性筛法(欧拉筛)基础概念
1. 同时筛质数
- 线性筛法的核心思想是每个合数只被其最小质因数筛掉一次。例如,对于数字6,它会被2这个最小质因数筛掉,而不会再被3筛掉。我们通过一个数组来标记是否为质数,从2开始遍历每个数字。对于当前数字i,如果它未被标记为合数,那它就是质数。然后我们用这个质数去标记它的倍数。
-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编写简单的代码示例来加深理解。比如先从较小的数字范围开始,如1 - 50,手动模拟线性筛的过程,在纸上列出每个数字的判断情况,再对比代码运行的结果。
2. 欧拉函数
- 欧拉函数φ(n)表示小于等于n且与n互质的正整数的个数。在线性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同时计算欧拉函数。当i是质数时,φ(i)=i - 1;当i是合数时,根据其最小质因数的情况来更新欧拉函数的值。
- 学习方法:理解欧拉函数的定义公式是基础。然后结合线性筛法的步骤,分析每个数字对应的欧拉函数值是如何计算得到的。做一些专门的练习题,如计算给定数字范围内的欧拉函数值之和等。
3. 最小质因数
- 在线性筛中,我们可以维护一个数组来记录每个数字的最小质因数。在筛选过程中,当一个合数被其最小质因数筛掉时,同时更新这个合数的最小质因数相关信息。
-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对一些特殊数字的分析来掌握,比如完全平方数、连续合数等情况。编写代码时,重点关注最小质因数的更新逻辑是否正确。

二、O(n)时间复杂度的实现原理
- 因为每个合数只被其最小质因数筛掉一次,所以总的筛选操作次数与n成线性关系,即时间复杂度为O(n)。这与埃氏筛形成对比,埃氏筛中一个合数可能会被多个质因数多次筛到。
-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数学归纳法来理解。先从较小的n值分析筛选的过程,然后假设对于某个n - 1的情况成立,推导n的情况。同时,在代码运行中,可以通过记录操作次数并与n进行对比来直观感受。

三、与埃氏筛的对比及优化点
1. 埃氏筛的缺点
- 埃氏筛中,对于一个合数,它的多个质因数都会对其进行筛选。例如,12会被2和3都筛到。这就导致在一些情况下会有重复的操作,尤其是对于较大的数字范围,效率相对较低。
2. 线性筛的优化点
- 线性筛通过保证每个合数只被其最小质因数筛掉一次,避免了重复操作。这种优化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非常明显。例如,在计算1 - 100000内的质数个数等问题时,线性筛会比埃氏筛更快地得到结果。

总之,在CSP - J备考的强化阶段,深入理解线性筛法(欧拉筛)的各种特性,包括同时筛质数、计算欧拉函数、确定最小质因数以及其时间复杂度的原理,并且清楚它与埃氏筛的对比和优化之处,对于提高算法效率和解题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强化阶段(第3 - 4个月):线性筛法(欧拉筛)全解析与埃氏筛对比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