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距离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只剩下短短3天,这最后的冲刺阶段至关重要。在手绘监理相关流程图方面,如“监理工作总程序图”和“变更控制流程图”,需要精准掌握,下面就来详细讲解如何确保关键节点无遗漏并且标注好输入输出。
二、监理工作总程序图
1. 关键节点
- 项目启动阶段:这是整个监理工作的开端,要明确业主需求调研、项目可行性分析等节点。比如,在业主需求调研中,需要收集业主对信息系统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学习方法就是要仔细研读相关的监理规范文档,像《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规范》,将其中的条款与实际的项目启动流程相对应。
- 设计阶段:包括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审查节点。对于总体设计审查,要关注系统的架构是否合理,是否满足业务需求等。可以通过做一些模拟的设计案例来加深理解,自己先设计一个简单的系统架构,然后按照监理的要求去审查其中存在的问题。
- 实施阶段:如设备采购监理、施工安装监理等节点。设备采购监理时,要对设备的选型、供应商资质等进行审查。学习时可以收集一些实际的设备采购合同样本,分析其中监理需要关注的条款。
- 验收阶段:验收测试、竣工文档审查等是重要节点。验收测试要确保系统达到预定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牢记验收的标准和方法,例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的一些基本策略。
2. 输入输出标注
- 输入方面,在项目启动阶段,输入可能是业主的项目需求说明书、项目的初步预算等。在绘制流程图时,要在对应的启动节点旁边清晰地标注这些输入内容。学习方法是将不同阶段的输入来源进行整理归纳,形成一个表格,方便记忆。
- 输出方面,设计阶段完成后可能输出总体设计方案、详细设计方案等。对于这些输出内容,要按照规范的格式在流程图上标注,并且要理解每个输出内容的用途和意义。
三、变更控制流程图
1. 关键节点
- 变更请求提出:这是变更控制流程的起点,可能来自项目团队内部、业主或者其他相关方。要学会识别不同来源变更请求的特点和要求。
- 变更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等方面的评估。例如,从技术角度要考虑变更是否会引入新的技术风险,从经济角度要考虑变更是否会超出项目预算。
- 变更决策:根据评估结果做出批准、拒绝或者要求进一步修改的决策。复习这部分要明确决策的依据和流程。
- 变更实施与监控:在实施过程中要确保变更按照计划进行,并且对变更后的效果进行监控。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掌握这部分内容。
2. 输入输出标注
- 输入:变更请求文档是主要输入,在绘制流程图时要突出显示。同时,相关的历史项目数据、技术文档等也可能是输入内容。
- 输出:批准的变更计划、变更实施报告等是常见的输出。准确标注这些输出有助于清晰地展现变更控制的全过程。
四、总结
在这最后的3天备考时间里,对于手绘监理工作总程序图和变更控制流程图,要多进行练习。可以找一些历年考试真题中的相关题目进行模拟手绘,并且请同行或者老师帮忙检查是否存在关键节点遗漏和输入输出标注错误的问题。同时,要再次回顾相关的知识点文档,加深理解,这样才能在考试中顺利应对这部分内容。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