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述
在蓝桥杯的备考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协议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其中TCP(传输控制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更是重中之重。理解这两个过程以及相关的SYN/FIN/ACK标志位状态转换,对于解决网络相关的题目以及深入理解网络通信原理有着关键的意义。
二、TCP三次握手
- 知识点内容
-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一个SYN(同步序列号)包到服务器,这个包中包含客户端想要建立连接的初始序列号。此时客户端处于SYN - SENT状态。例如,假设客户端的初始序列号为x,它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 = 1,seq = x的报文段。
-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SYN包后,会回复一个SYN - ACK包。这个包中包含服务器自己的初始序列号y,并且对客户端的序列号进行确认(ACK = x+1)。此时服务器处于SYN - RECEIVED状态。
-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 - ACK包后,会再发送一个ACK包给服务器,确认号为y + 1。此时客户端和服务器都进入ESTABLISHED(已建立连接)状态。
- 学习方法
- 可以使用画图的方式来辅助理解。画出客户端和服务器两个节点,然后用箭头表示数据包的传递方向,在箭头上标注数据包的类型(SYN、ACK等)和序列号、确认号等信息。
- 多做一些简单的模拟练习。比如自己设定初始序列号,然后按照三次握手的步骤进行模拟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加深对每个步骤的理解。
三、TCP四次挥手
- 知识点内容
- 第一次挥手:主动关闭方(假设为客户端)发送一个FIN(结束标志)包,表示自己想要关闭连接,此时客户端进入FIN - WAIT - 1状态。
- 第二次挥手:被动关闭方(服务器)收到FIN包后,会发送一个ACK包作为响应,确认号为收到的序列号加1,此时服务器进入CLOSE - WAIT状态,客户端进入FIN - WAIT - 2状态。
- 第三次挥手:服务器如果也没有数据要发送了,会发送一个FIN包给客户端,此时服务器进入LAST - ACK状态。
-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FIN包后,发送一个ACK包给服务器,确认号为收到的序列号加1,然后客户端进入TIME - WAIT状态,等待一段时间(通常为2MSL,最大报文段生存时间)后关闭连接,服务器收到ACK包后立即关闭连接。
- 学习方法
- 同样采用画图的方式,清晰地展示出每个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数据包的交互。
- 分析实际网络场景中的连接关闭情况,比如浏览网页后关闭浏览器,背后就是TCP的四次挥手过程。
四、SYN/FIN/ACK标志位状态转换图
- 知识点内容
- 可以简单绘制一个状态转换图。从客户端的初始状态开始,随着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进行,状态在SYN - SENT、ESTABLISHED、FIN - WAIT - 1等之间转换;对于服务器也是类似的状态转换过程。
- 学习方法
- 对状态转换图进行记忆时,可以结合实际的操作流程,比如在理解三次握手时,对照状态转换图来看每个动作之后状态是如何变化的。
五、总结
在蓝桥杯备考中,计算机网络协议的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以及标志位状态转换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通过深入理解其原理、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如画图、模拟操作和分析实际场景等,并且牢记标志位状态转换图,能够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相关的网络题目,提高备考的成功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