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SP - J备考的强化阶段(第3 - 4个月),数据结构专题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数据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一、二维前缀和
1. 知识点内容
- 二维前缀和主要用于快速计算平面矩形区域内元素的和。假设我们有一个二维数组a
,对于坐标(i,j)
的二维前缀和sum[i][j]
,它表示从(1,1)
到(i,j)
这个矩形区域内所有元素的和。其计算方式为sum[i][j]=sum[i - 1][j]+sum[i][j - 1]-sum[i - 1][j - 1]+a[i][j]
。例如在一个表示矩阵元素值的数组中,如果我们要查询左上角为(x1,y1)
,右下角为(x2,y2)
的矩形区域内的元素和,就可以通过sum[x2][y2]-sum[x1 - 1][y2]-sum[x2][y1 - 1]+sum[x1 - 1][y1 - 1]
来快速得到结果。
2. 学习方法
- 理解公式推导是关键。可以通过简单的二维数组实例,手动计算前缀和以及查询结果,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 多做一些基础的练习题,如给定一个矩阵和一些查询矩形区域,练习使用二维前缀和进行快速求和。
二、扫描线算法
1. 知识点内容
- 扫描线算法常用于处理平面矩形区域相关的问题。它将矩形的边看作扫描线,在平面上按照一定的顺序(通常是水平方向)扫描这些边。在扫描过程中,根据边的类型(入边或出边)来维护当前被覆盖的区域信息。例如在计算多个矩形的并集面积时,通过扫描线从左到右扫描矩形的垂直边,记录下每次覆盖长度的变化,从而计算出总面积。
2. 学习方法
- 学习扫描线算法的步骤,包括如何对矩形的边进行排序,如何设置事件点等。
- 画图辅助理解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画出简单的矩形组合,然后模拟扫描线的扫描过程,直观地看到覆盖区域的变化情况。
三、坐标离散化(压缩坐标范围)
1. 知识点内容
- 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范围很大时,直接使用原始坐标会导致空间和时间复杂度过高。坐标离散化就是将大的坐标范围映射到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比如将坐标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然后根据其在排序后的位置赋予新的坐标值。
2. 学习方法
- 掌握离散化的基本步骤,包括对坐标进行排序、去重,然后建立映射关系。
- 在实际的算法题中练习使用坐标离散化来优化算法,对比使用离散化前后的程序运行时间和空间占用情况。
总之,在这个阶段的备考中,要深入理解这些平面直角坐标系数据结构相关的知识点,并且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熟练掌握它们的应用。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