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序员备考过程中,考前冲刺阶段(考前7天)是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候对高频错题进行重做,能够有效查漏补缺,提升考试通过率。其中职业规范相关的内容是重点之一,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
一、技术文档(API文档参数)歧义性错误题
1. 知识点内容
- API文档参数的准确描述至关重要。这包括参数的数据类型(如整数、字符串、布尔值等)、取值范围、是否为必填项等。例如,在一个查询用户信息的API中,如果年龄参数的数据类型定义为整数,那么在文档中就要明确说明其最小值可能为0(假设没有负年龄情况),最大值根据业务逻辑可能是150或者其他合理数值。而且如果这个年龄参数是必填的,要在文档显著位置标明,像“年龄(必填,整数类型,0 - 150)”这样的格式。
- 同时,对于参数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晰阐述。比如在一个创建订单的API中,商品数量参数和商品单价参数之间可能存在计算总价的关系,在文档里要说明这种逻辑联系。
2. 学习方法
- 重新仔细研读API文档编写的相关标准和最佳实践书籍或文章。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些经典的API文档模板进行对比学习,分析其中的参数描述方式。
- 针对之前做错的关于API文档参数歧义性的题目,自己重新整理出正确的答案思路,并且举一反三,自己编写一些类似的API文档参数描述场景,然后检查是否存在歧义。
二、团队协作(Git分支命名)不规范问题题
1. 知识点内容
- Git分支命名有一定的规范。一般来说,主分支通常命名为“master”或者“main”,开发分支可以命名为“develop”,特性分支的命名最好包含功能名称,例如“feature/user - login”表示用户登录功能的特性分支。修复分支可以命名为“hotfix/”加上具体的问题描述,如“hotfix/login - bug”。发布分支可以是“release/v1.0”这种形式,其中“v1.0”表示版本号。
- 合理的分支命名有助于团队成员快速理解分支的用途,提高协作效率。
2. 学习方法
- 复习Git分支管理的理论知识,包括不同类型分支在整个软件开发流程中的作用。
- 查看之前做错的关于Git分支命名不规范问题的题目,总结出常见的不规范情况,如命名过于简单(只写“f1”“b2”等)、没有按照团队约定命名等。然后制定自己的分支命名检查清单,在日常练习或者模拟项目中按照清单进行检查。
三、开源协议(AGPL/GPL)传染性条款误解错误题
1. 知识点内容
- AGPL(Affero General Public License)和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都包含传染性条款。AGPL比GPL更严格,在AGPL协议下,如果一个软件使用了基于AGPL协议的开源代码,并且这个软件通过网络提供服务,那么整个软件都要开源。而GPL协议下,如果是将基于GPL的开源代码静态链接到自己的闭源软件中,那么这个闭源软件也要开源。
2. 学习方法
- 深入学习开源协议的官方文档,理解其中的条款含义。
- 对于做错的关于AGPL/GPL传染性条款误解的题目,分析错误原因是对条款理解不透彻还是记忆混淆。可以通过制作记忆卡片,将重要的条款内容写在卡片上,随时复习。
总之,在考前7天的冲刺阶段,通过对这些职业规范相关的高频错题重做,能够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