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评测师的备考强化阶段第3 - 4个月,自动化脚本重构中的“元素定位层与业务逻辑层分离”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知识点内容
1. 元素定位层
- 元素定位层主要是针对被测试软件中的各种界面元素进行定位的代码部分。例如在一个网页自动化测试中,要找到登录按钮,可能会用到像“find_element_by_id(‘login_button’)”(以Python的Selenium库为例)这样的代码,这里的“id”就是元素的定位属性,“login_button”则是具体的值。常见的定位方式还有通过XPath、CSS选择器等。
- 它的作用是准确地找到软件界面上的各种元素,如输入框、按钮、菜单等,是后续操作的基础。
2. 业务逻辑层
- 业务逻辑层包含了针对被测软件功能的操作逻辑。比如在一个电商网站中,登录业务逻辑可能包括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然后点击登录按钮,接着判断是否登录成功(可能是根据页面跳转或者特定元素的出现来判断)。这一层主要关注的是软件功能的流程和规则。
3. 分离的意义
- 提高可维护性。当软件界面发生变化时,比如登录按钮的id改变了,如果元素定位层和业务逻辑层没有分离,那么在修改定位代码的时候,很可能会影响到业务逻辑层的代码,导致更多错误的出现。而分离之后,只需要在元素定位层修改对应的定位方式就可以了。
- 方便团队协作。不同的测试人员可以分别负责元素定位层的开发和业务逻辑层的编写,提高工作效率。
二、学习方法
1. 理论学习
- 深入学习自动化测试框架的相关文档,了解元素定位的基本方法和业务逻辑处理的原则。例如阅读Selenium官方文档中关于元素定位的部分,掌握不同定位方式的语法和适用场景。
- 学习设计模式方面的知识,理解分层设计的思想来源和应用场景。
2. 实践操作
- 自己动手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可以先从一个简单的登录功能开始,分别构建元素定位层和业务逻辑层的代码。然后在不同的场景下修改元素定位方式,比如将id定位改为XPath定位,观察业务逻辑层代码是否不受影响。
- 参与开源项目的自动化测试部分,或者在已有的项目中尝试进行脚本重构,按照元素定位层与业务逻辑层分离的原则对现有脚本进行优化。
总之,在备考的这个阶段,对于自动化脚本重构中的元素定位层与业务逻辑层分离这个知识点,要透彻理解其概念和意义,并且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能,这样才能在软件评测师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