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计量器具管理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一、计量器具管理流程
1. 采购与验收
- 首先要根据企业的需求确定所需计量器具的类型、精度等参数。例如,在机械加工企业,如果要进行精密零件加工,就需要高精度的量具如千分尺等。
- 采购时选择正规的供应商,查看其资质和产品合格证明等。验收时要检查计量器具的外观是否有损坏,配件是否齐全,并且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性能测试。
2. 登记与编号
- 对每一台计量器具都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包括名称、型号、生产厂家、购置日期等信息。
- 给计量器具编号,便于管理和查询。编号可以采用一定的编码规则,如按照部门代码 + 设备类型代码 + 流水号等方式。
3. 使用与操作规范
- 制定明确的使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程使用。例如,使用电子天平称重时,要先预热一定时间,避免影响测量结果。
- 要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校准周期确定方法
1. 基于设备的重要性
- 对于关键生产环节使用的计量器具,如制药企业药品质量控制中使用的分析天平,校准周期要短。因为这些设备的测量结果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可能每半年甚至更短时间就需要校准一次。
2. 依据使用频率
- 频繁使用的计量器具磨损会更快,误差可能增大得也快。比如车间里每天多次使用的卡尺,相比偶尔使用的同类型卡尺,校准周期应该更短。
3. 参考设备稳定性
- 有些计量器具本身稳定性较好,如一些高端的激光测距仪,在正常使用环境下误差变化较小,可以适当延长校准周期;而稳定性较差的设备则需要更频繁地校准。
三、复习与巩固方法
1. 绘制流程图表
- 将计量器具管理流程和校准周期确定的因素分别绘制成图表,这样可以直观地看到各个环节的关系和要点。
2. 案例分析
- 收集一些企业实际的计量器具管理案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多做练习题
- 针对这部分内容做一些练习题,尤其是关于校准周期计算和流程判断的题目,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总之,在备考2025年质量管理体系基础阶段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部分时,要深入理解计量器具管理流程及校准周期确定方法,通过多种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掌握程度。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