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管理体系基础备考过程中,强化备考阶段(第 5 - 8 周)对于能源管理方案中的方案制定与实施控制部分需要深入学习,尤其是阐述方案内容要素以及掌握方案进度与效果评估方法这一板块。
一、能源管理方案的内容要素
- 目标与指标
- 目标:它是能源管理方案的方向指引。例如,企业可能设定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特定能源消耗一定比例的目标。像一家制造工厂计划在一年内将电力消耗降低10%。这就要求我们从企业的战略需求出发,考虑行业平均水平、企业自身的生产计划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来设定合理目标。
- 指标:是衡量目标是否达成的具体量化标准。继续以电力消耗为例,指标可以是每月的平均用电功率或者每单位产品的耗电量等。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理解不同类型企业适用的指标类型,并且能够根据给定的企业情况准确确定合适的指标。
- 措施与方法
- 这是实现目标和指标的具体手段。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如采用节能设备,像高效节能电机替换旧电机;管理措施像建立能源管理制度,规定设备的开机和关机时间、优化生产流程中的能源使用顺序等。我们要掌握常见技术措施的节能原理和管理措施的实施要点。
- 责任分配
- 明确谁负责哪项任务是非常关键的。在一个大型企业中,可能有专门的能源管理部门负责整体的能源规划,而各个车间的主管则负责本车间内的能源管理措施的执行等。需要理解不同角色在能源管理方案中的职责边界,并且能够在案例分析中准确判断责任归属。
- 资源配置
- 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例如,为了实施新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项目设计和实施,并且要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新设备和支付安装费用等。要学会根据方案中的措施计算所需的资源量。
二、方案进度的评估方法
- 制定进度计划
- 首先要明确方案实施的各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比如一个能源管理方案的节能改造项目,可能分为设备选型阶段(第1 - 2个月)、采购阶段(第3个月)、安装调试阶段(第4 - 5个月)和验收阶段(第6个月)。通过这种详细的进度计划来跟踪方案的实施情况。
- 定期检查与对比
- 设定定期检查的时间节点,如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将实际进展情况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找出偏差。如果发现设备采购阶段延迟了一个月,就要分析原因,是供应商的问题还是企业内部审批流程过长等原因造成的。
三、方案效果的评估方法
- 数据收集与分析
- 收集与能源管理相关的数据,如能源消耗数据、生产效率数据等。通过对比方案实施前后的数据来判断效果。例如,在实施了能源管理方案后,观察企业的总能耗是否下降,单位产品的能耗是否降低,并且分析这些变化与方案中措施之间的关联。
- 成本效益分析
- 计算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成本,包括设备投资、运行维护成本等,同时估算由于节能带来的收益。如果节能收益大于成本,那么方案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反之则需要调整方案或者进一步优化。
总之,在备考能源管理体系基础中关于能源管理方案的这一部分内容时,要全面理解方案的内容要素,熟练掌握进度和效果评估的方法,通过做练习题、分析案例等方式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