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内审员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就是编写不符合报告。一份规范、准确的不符合报告对于推动组织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探讨不符合报告编写中的事实描述、条款判定与整改要求,并提供错误示例及修正建议。
一、事实描述
事实描述是不符合报告的核心部分,它要求内审员客观、准确地描述所观察到的不符合事实。在描述事实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明确、具体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笼统的词汇。
-
描述事实时,应包括时间、地点、涉及的人员、具体的活动或过程以及产生的不符合情况。
错误示例:某公司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修正建议:2023年5月10日,在某公司生产车间,发现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至厂外河流,导致河水污染。
二、条款判定
条款判定是指内审员根据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判断所观察到的不符合事实违反了哪些具体条款。在判定条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熟悉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准确理解各条款的含义和要求。
-
根据事实描述,对照相关条款进行逐一比对,确保判定的准确性。
错误示例: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修正建议: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GB/T 24001-2016标准中的6.1.2条款,即“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内外部问题”。
三、整改要求
整改要求是不符合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组织提供了改进的方向和建议。在提出整改要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针对不符合事实,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措施。
-
明确整改的时间表和责任人,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错误示例:公司应加强环境管理,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修正建议:公司应在30天内制定并实施废水处理方案,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并定期对处理效果进行监测。
总之,编写一份规范、准确的不符合报告对于推动组织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内审员应掌握事实描述、条款判定与整改要求的技巧,避免常见错误,提高审核报告的质量。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内审员将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为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改进贡献力量。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