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管理体系基础备考的强化阶段(第5 - 8周),能源成本管理中的能源消耗成本核算与控制是非常关键的部分,特别是分析能源成本构成,掌握成本节约途径与核算方法这一知识点。
一、能源成本构成的分析
(一)直接成本
1. 能源采购成本
- 这是能源成本中最直观的部分。包括购买煤炭、电力、天然气等各种能源所支付的费用。例如,企业从电厂购买电力的价格,会受到电价政策、用电量和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要关注不同能源市场的价格波动因素,像煤炭价格可能会因为煤炭产区的产量变化、运输成本等因素而波动。
- 对于核算方法,企业通常会根据采购发票金额来记录,同时要考虑增值税等税费因素。学习时可以结合实际的采购合同样本进行分析理解。
2. 设备运行成本
- 能源使用设备如锅炉、电机等的运行费用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的折旧费、维修保养费都与能源消耗相关。比如,一台大型锅炉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折旧费会逐步提高,而且需要定期维修,这些费用都与锅炉的能源消耗挂钩。
- 在核算上,折旧费可以按照直线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计算,维修保养费则根据实际的维修记录和费用发票统计。
(二)间接成本
1. 管理成本
- 涵盖了能源管理部门的人员工资、办公费用等。例如,能源管理团队进行能源监测、制定能源计划等工作所产生的成本。
- 核算时要把相关人员的人力成本准确分摊到能源管理工作中,办公费用则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
2. 环境成本
- 当能源消耗产生环境影响时,如碳排放的交易成本或者污染治理费用等也属于能源成本的一部分。比如企业为了达到碳排放配额要求而购买碳排放权的费用。
- 对于这部分成本的核算,要依据相关的环境政策和市场交易规则。
二、成本节约途径
(一)技术改进
1. 采用节能设备
- 例如更换高效节能的电机,新型电机相比传统电机能够大大降低电力消耗。企业在选择节能设备时,要综合评估设备的投资成本和预期的节能收益。
- 学习过程中可以收集不同节能设备的性能参数和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对比分析。
2. 优化工艺流程
-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减少能源浪费。比如在化工生产中,调整反应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方式,既能提高产品质量又能降低能源消耗。
- 可以深入研究不同行业的典型工艺流程优化案例来加深理解。
(二)管理措施
1.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 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能够对能源的使用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包括制定能源目标、指标,进行能源评审等措施。
- 学习时要熟悉能源管理体系的标准要求,如ISO 50001标准中的各项条款。
2. 员工培训
- 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让员工了解节能的重要性和节能操作方法。例如开展节能知识讲座、设立节能奖励制度等。
三、核算方法
(一)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
- 考虑能源从采购、使用到废弃处理的全过程成本。比如对于一台燃油发动机设备,不仅要计算燃油成本,还要考虑设备的采购、安装、运行、维修、报废处理等各个阶段的成本。
- 在备考时,可以通过构建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模型来加深理解。
(二)作业成本法
- 根据能源消耗相关的作业活动来分配成本。例如在一个制造企业中,将能源成本分配到不同的生产工序中。
- 要掌握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和原理,通过实际的企业数据案例进行练习。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多做练习题,深入理解能源成本管理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相关题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