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管理体系的备考过程中,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特别是在强化备考阶段(第5 - 8周),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能源供应、消耗等方面风险的识别以及应对措施的制定。
一、能源供应风险的识别
(一)知识点内容
1. 供应源稳定性方面
- 首先要考虑能源供应商的情况。如果供应商是企业内部的,例如企业自己开采煤炭或者建有小型水电站等情况,要关注内部供应设施的老化程度、维护保养计划执行情况等。如果是外部供应商,像购买电力或者天然气,要查看供应商的企业信誉、是否具有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等。例如,一个依赖单一电力供应商的企业,若该供应商的发电厂位于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就存在供应中断的风险。
2. 运输环节风险
- 对于像煤炭、石油等需要运输的能源,运输距离、运输方式以及运输路线都是风险因素。长距离运输可能会因为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等因素导致能源无法按时到达。比如,在冬季北方的冰雪天气下,公路运输煤炭可能会出现道路结冰、车辆打滑等情况,影响运输效率甚至中断运输。
3. 市场波动风险
- 能源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国际原油价格受地缘政治、产油国产量政策等因素影响很大。如果企业没有签订长期稳定的合同或者没有采取有效的套期保值措施,当能源价格上涨时,企业的能源采购成本会大幅增加,这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是很大的风险。
(二)学习方法
- 对于供应源稳定性,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收集不同类型企业(自有供应源和外购供应源)的能源供应中断案例,分析其原因并总结应对经验。
- 针对运输环节风险,绘制能源运输流程图,标注出可能出现风险的节点,然后逐一分析应对策略。同时关注相关行业新闻,了解运输过程中的突发情况以及解决方式。
- 学习市场波动风险时,关注能源市场动态网站或者财经新闻,了解国际能源市场的走势和相关影响因素。并且可以做一些模拟分析,假设不同的市场波动情况,思考企业的应对方案。
二、能源消耗风险的识别
(一)知识点内容
1. 设备效率方面
- 企业内的各种能源消耗设备,如生产设备、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等的效率直接影响能源消耗。老化的设备往往耗能更高。例如,一台使用多年的注塑机,其电机效率可能因为磨损等原因降低,从而消耗更多的电力。
2. 生产工艺合理性
- 不合理的生产工艺会导致能源的浪费。比如在一些化工企业中,如果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控制不当,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还会造成能源的过度消耗。
3. 员工行为因素
- 员工的不当操作也会增加能源消耗。例如,在办公室中,员工长时间离开却未关闭电脑、空调等设备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学习方法
- 对于设备效率,可以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车间或者办公场所,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并查阅设备的技术参数手册,了解正常和高效运行时的能耗标准。
- 学习生产工艺合理性时,结合企业的生产流程图,分析每个环节的能源消耗情况。可以向企业的工程师请教生产工艺优化的方向。
- 针对员工行为因素,开展员工节能意识调查,收集常见的不节能行为,并制定相应的节能培训计划。
三、应对措施的制定
(一)知识点内容
1. 风险预防措施
- 对于供应源稳定性风险,企业可以寻找备用供应商或者建立自己的应急储备设施。对于运输风险,可以优化运输路线,采用多种运输方式联合的方式。针对市场波动风险,签订长期合同与短期灵活采购相结合,同时利用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2. 风险应急措施
- 当供应中断时,企业可以启动内部应急发电设备(如果有),或者从其他渠道紧急调配能源。对于消耗方面的风险,如设备突发故障导致能源浪费加剧,要有快速维修或者切换到备用设备的预案。
3. 持续改进措施
- 定期评估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例如,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原有的能源管理策略可能需要更新。
(二)学习方法
- 学习风险预防措施时,制定风险应对矩阵,将不同的风险与对应的预防措施一一列出,并分析其可行性和优缺点。
- 针对风险应急措施,进行应急演练模拟。可以假设不同的紧急情况,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操作,然后总结经验教训。
- 对于持续改进措施,关注企业的年度能源管理报告,分析企业在应对风险方面的改进情况,并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
在能源管理体系的备考中,深入理解能源供应、消耗方面的风险识别和应对措施,对于通过考试以及实际应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