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管理体系的备考过程中,文件编写部分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冲刺备考的第9 - 12周。对于能源管理体系中的手册与程序文件,其重点内容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并掌握。
一、强调文件逻辑性的重要性及内涵
1. 重要性
- 逻辑清晰的文件有助于审核员快速理解组织的能源管理思路和措施。例如,在能源管理手册中,如果从能源方针到目标、再到具体的管理措施的阐述没有逻辑连贯性,审核员可能会对整个体系的运行产生疑惑。
- 从组织内部管理的角度看,逻辑性强的文件方便员工遵循。比如在一个制造企业的能源管理程序文件中,关于设备节能操作的步骤如果不按照合理的逻辑顺序编写,员工在实际操作中就容易出错。
2. 内涵
- 横向逻辑方面,同一层级的条款之间应该相互协调。以能源管理手册中的资源管理部分为例,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分配条款应该与整体的能源管理目标相匹配,不能出现资源分配不合理却要求达成高目标的情况。
- 纵向逻辑上,文件应呈现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结构。例如,在程序文件中,先阐述总体的工作流程框架,再逐步细化到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
二、符合性的要点及意义
1. 要点
- 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如GB/T 23331 - 2020《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这包括对能源方针、目标、能源评审等核心要素的要求。例如,能源方针必须体现组织对持续改进能源绩效的承诺。
- 还要符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如果一个小型企业编写能源管理文件时照搬大型企业的复杂模式,就不符合自身的实际运营情况。
2. 意义
- 符合性是审核的基本要求。只有符合标准和组织实际的文件,才能通过审核,证明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是有效的。
三、常见编写错误的解析
1. 内容缺失错误
- 在手册中可能会缺少对能源管理体系范围的明确界定。这会导致审核员不清楚体系涵盖哪些部门、设备或活动。例如,一个集团企业如果在能源管理手册中没有明确某个子公司是否纳入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就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 程序文件里可能缺少关键的操作步骤。比如在能源计量设备的校准程序中,如果没有写明校准周期的确定依据,就无法保证计量设备的准确性。
2. 表述不清错误
- 使用过于专业或模糊的术语。例如在一些企业的能源管理手册中,使用“能源绩效参数”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这会让阅读者难以理解其确切含义。
- 句子结构复杂冗长。比如在一个程序文件的故障处理条款中,“当出现能源计量设备故障时,按照由设备维护部门先进行初步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将情况反馈给技术部门,技术部门再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部件的操作流程进行,并且在维修或者更换部件后要进行再次校准并且记录相关数据”这样的表述就过于复杂,应简化为“能源计量设备故障时,设备维护部门先初步检查并反馈给技术部门,技术部门维修或更换部件后重新校准并记录数据”。
在备考的最后阶段,我们要重点关注这些方面。通过多做练习题,分析实际案例中的手册和程序文件来加深理解。同时,自己尝试编写一些简单的能源管理文件,找出可能存在的逻辑性和符合性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应对相关题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