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目标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目标分解后的资源配置与职责分工以及制定目标实现计划甘特图都是实现环境目标的有效保障措施。
二、资源配置
(一)知识点内容
1. 人力资源
- 包括具备相关环境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如环境工程师、监测人员等。他们要能够执行与目标相关的任务,如制定环境管理方案、进行环境监测等工作。
- 不同的环境目标可能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参与。例如,如果是减少工业废水排放的目标,就需要水处理方面的专家以及熟悉污水处理设备的工程师。
2. 物力资源
- 涉及到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的设备、材料等。例如,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可能需要安装新的节能设备,像高效节能的电机、余热回收装置等;对于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率的目标,需要配备相应的分类收集容器和回收处理设备。
3. 财力资源
- 资金是实现环境目标的重要支撑。这包括购买环保设备的费用、人员培训的费用、开展环境监测和评估的费用等。比如,一个企业要建立危险废物安全处置设施,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设施建设、运行和维护。
(二)学习方法
1. 理解不同资源类型与环境目标的关联。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比如研究某个成功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企业,看它是如何为特定目标调配资源的。
2. 关注资源需求的变化趋势。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从传统的化学需氧量(COD)监测设备到更先进的在线监测仪器,这反映了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需求的变化。
三、职责分工
(一)知识点内容
1. 明确各部门职责
- 在企业或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对于环境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同的责任。例如,生产部门负责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采购部门负责优先采购环保型的原材料和产品;后勤部门负责垃圾分类处理和节约水电等资源。
2. 层级职责划分
- 高层管理者要制定环境战略和政策,为目标的实现提供方向;中层管理者负责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基层员工则负责执行具体的环境管理任务。
(二)学习方法
1. 绘制组织架构图并标注各部门和层级的环境职责,这样可以直观地理解职责分工。
2. 参考相关的标准文件和企业最佳实践案例,对比不同企业在职责分工上的异同点。
四、制定目标实现计划甘特图
(一)知识点内容
1. 甘特图的基本结构
- 横轴表示时间,纵轴列出各项任务。每个任务都有一个对应的条形图,条形图的长度表示任务的持续时间,条形图在横轴上的位置表示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2. 资源需求计算方法举例
- 假设一个企业的目标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计划在一年内通过设备改造和能源管理来实现。
- 设备改造方面:需要计算改造设备的数量、所需材料的用量以及人工工时。例如,要安装一套二氧化碳捕集设备,根据设备的规格说明书可知需要特定数量的管道、阀门等材料,安装这些设备预计需要5名工人工作10天,那么就可以计算出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
- 能源管理方面:通过分析能源消耗数据,确定减少能源消耗的具体措施。如果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可以降低15%的电力消耗,根据每月的电力消耗账单就可以计算出每月可节约的电量,进而估算出因减少电力消耗而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学习方法
1. 使用项目管理软件(如Microsoft Project或WPS中的项目管理工具)来制作甘特图,熟悉操作过程。
2. 针对具体的环境目标案例进行资源需求计算练习,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五、结论
总之,环境目标分解后的资源配置与职责分工以及制定目标实现计划甘特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明确的职责分工能够保障目标实现计划的顺利执行,而甘特图则为整个过程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时间框架和任务安排,有助于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