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认证审核的强化阶段第 3 - 5 周,重点在于审核技巧的提升,特别是不符合项的识别与判定这一关键环节。
一、不符合项的识别
-
深入了解产品标准
- 学习方法:仔细研读相关的产品标准文件,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自身宣称遵循的标准。对标准中的各项条款和要求进行标注和笔记,明确关键的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
- 举例:比如对于电子产品,要关注其电气安全性能指标,如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等的具体数值要求。
-
现场观察与资料审查
- 学习方法:在实际审核现场,仔细观察产品的生产过程、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同时,认真审查企业提供的各类文件资料,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检验记录等。
- 举例:观察生产线上工人是否按照规定的工艺步骤进行操作,审查检验记录是否完整、真实地反映了产品的质量状况。
-
与相关人员交流
- 学习方法:与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工人等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产品质量控制的认识和执行情况。
- 举例:询问技术人员关于产品设计变更的控制流程,从交流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不符合项的判定
-
依据标准条款
- 学习方法:将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和审查到的资料与标准条款进行逐一比对,判断是否存在不符合的情况。
- 举例:如果标准要求产品的某项性能指标应达到特定的数值范围,而实际检测结果超出该范围,则可判定为不符合项。
-
综合分析判断
- 学习方法: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况,不能仅仅依据单一的标准条款进行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相关因素。
- 举例:产品的某项缺陷可能是由于原材料质量问题导致,但也可能是生产工艺控制不当所致,此时需要综合分析原材料检验记录、生产工艺参数等多方面信息进行判定。
-
确定不符合的严重程度
- 学习方法:根据不符合项对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影响程度,确定其严重程度。
- 举例:影响产品基本功能或安全的不符合项通常被视为严重不符合,而仅影响外观或次要性能的一般被视为一般不符合。
总之,在产品认证审核的强化阶段,通过以上方法和技巧,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判定不符合项,为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提高审核的质量和效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