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管理体系的备考中,体系认证后的监督审核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一、监督审核的重点内容
1. 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 这包括环境方针是否在实际运营中得到贯彻执行。例如,企业宣称以节能减排为环境方针,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就应该有相应的节能措施,像采用节能设备、优化生产流程以减少能源消耗等。
- 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达成情况。如果企业设定了年度废水减排10%的目标,审核员会查看相关的记录,如废水排放量的月度统计报表,以确认是否达到目标。
-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是否合理。比如环保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和权力是否足以推动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相关人员是否明确自己在环境管理中的职责。
2. 合规性评价
- 主要是检查企业是否遵守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例如,在废气排放方面,是否符合当地环保部门制定的排放标准;对于危险废物的处理,是否遵循了国家关于危险废物管理的规定。
二、监督审核中的重大风险点
1. 体系变更
- 当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工艺、产品类型等发生变化时,环境管理体系可能需要调整。例如企业引入了新的生产工艺,可能会带来新的污染物排放或者资源消耗问题,如果没有及时更新环境管理体系,就容易成为风险点。
2. 外部环境变化
- 如当地出台了更严格的环保法规,或者周边环境敏感区域增加(如新建了居民区靠近工厂),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原有的环境管理体系可能无法满足新的要求。
三、应对策略及准备清单
1. 应对策略
- 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测量机制,及时发现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例如设置专门的环保数据监测岗位,定期对废水、废气等进行检测。
- 加强内部沟通与培训,确保全体员工了解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2. 准备清单
- 整理体系运行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包括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监测数据记录、合规性评价报告等。
- 对可能发生变化的部分进行预评估,如新设备的引入对环境的影响评估,并准备好相应的应对措施说明。
总之,在备考体系认证后监督审核相关知识时,要深入理解重点内容、明确重大风险点并且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审核工作。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