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沉寂于曾经

calendar2025-07-20

message8

visits45

冲刺备考阶段(第9 - 12周):能源绩效指标优化之指标合理性评估与调整第30讲 - 评估方法、调整原则与步骤全解析

在能源管理体系基础备考过程中,能源绩效指标的合理性评估与调整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冲刺备考的第9 - 12周。

一、能源绩效指标合理性评估方法

  1. 数据对比法
  • 知识点内容:
    • 首先要确定与自身历史数据的对比。例如,企业过去几年同一时期的能源消耗总量、单位产品能耗等数据。如果一家制造企业,之前每月生产1000件产品,耗电5000度,现在产量不变但耗电量突然上升到7000度,就需要深入分析原因。
    • 同时,也要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标杆数据进行对比。不同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有所差异,但在同一行业内,存在一个大致合理的能耗范围。比如汽车制造行业,某些先进企业在冲压车间的单位面积能耗可能低至每平方米每月10度电,而如果某企业的该数据达到20度电,就可能存在改进空间。
  • 学习方法:
    • 收集企业自身多年的能源消耗记录,建立数据库。可以从企业的能源管理系统或者财务部门的成本核算资料中获取相关数据。
    • 查找行业协会发布的行业能源消耗报告或者研究论文,获取同行业的标杆数据。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订阅行业资讯等方式获取这些资料。
    • 练习根据给定的企业数据和行业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异常点。
  1. 趋势分析法
  • 知识点内容:
    • 观察能源绩效指标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比如,随着季节的变化,空调使用增加可能导致企业整体能耗上升,但如果这种上升幅度超出了正常季节波动范围,就需要关注。以一家商场为例,在夏季气温升高时,空调能耗逐月上升是正常的,但如果某个月突然比上月多用了30%的电,而不是以往的10% - 15%,就可能存在设备故障或者管理不善等问题。
  • 学习方法:
    • 绘制能源绩效指标的时间序列图,直观地观察其走势。可以使用Excel软件轻松实现数据的可视化。
    • 分析影响指标变化的各种因素,如生产计划调整、市场环境变化、设备更新等,从而准确判断趋势变化是否合理。
  1. 因果分析法
  • 知识点内容:
    • 当能源绩效指标出现异常时,要找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例如,企业能源消耗增加可能是因为新设备的引入增加了能耗,或者是生产工艺的改变导致能源浪费。如果企业更换了一种新的熔炉设备,而新设备的能源转换效率低于旧设备,就会使熔炼环节的能耗上升。
  • 学习方法:
    • 构建因果关系图,将能源绩效指标作为结果,把可能影响它的各种因素作为原因进行梳理。
    • 针对每个可能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如设备的技术参数、生产工艺的操作记录等。

二、能源绩效指标调整原则

  1. 符合企业战略目标原则
  • 知识点内容:
    • 企业的能源绩效指标调整必须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如果企业的战略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那么能源绩效指标的调整就应该朝着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向发展。例如,一家以环保为卖点的服装制造企业,其能源绩效指标调整就要更加注重绿色能源的使用比例和提高水洗环节的节水节电效果。
  • 学习方法:
    • 深入理解企业的战略规划文件,明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 将能源绩效指标调整与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关联分析,思考如何通过能源管理来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
  1. 可实现性原则
  • 知识点内容:
    • 调整后的能源绩效指标应该是企业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不能设定过高而不切实际的目标。比如,一家小型机械加工企业在现有设备和技术条件下,不可能在短期内将单位产品能耗降低50%,除非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 学习方法:
    • 对企业的现有资源进行评估,包括设备、人员技术水平、资金等方面。
    • 根据企业的资源状况和行业发展趋势,合理设定指标调整的幅度和期限。
  1. 稳定性原则
  • 知识点内容:
    • 能源绩效指标不应频繁大幅调整。这会影响企业能源管理的计划性和员工的积极性。例如,企业不能因为短期的能源价格波动或者一次偶然的设备故障就大幅度改变能源绩效指标。
  • 学习方法:
    • 分析企业过去的能源管理经验,确定指标调整的合理频率和幅度范围。
    • 在制定指标调整计划时,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预留一定的缓冲空间。

三、能源绩效指标调整步骤

  1. 目标设定阶段
  • 知识点内容:
    • 根据评估结果和企业战略目标确定新的能源绩效指标。这个目标要明确、可量化。例如,将某车间的单位产品能耗在接下来的一年内降低10%,或者将企业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到30%等。
  • 学习方法:
    • 结合前面提到的评估方法和调整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设定目标。
    • 将大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以便于逐步实施和监控。
  1. 方案制定阶段
  • 知识点内容:
    • 针对设定的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这可能包括设备升级改造方案、员工培训计划、能源管理流程优化等措施。比如,为了降低单位产品能耗,企业可以制定更换高效节能电机的计划,同时安排员工参加节能操作培训。
  • 学习方法:
    • 组织相关部门(如生产部门、设备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共同参与方案制定。
    • 对每个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确保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1. 实施与监控阶段
  • 知识点内容:
    • 按照制定的方案实施,并对能源绩效指标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安装能源监测设备、建立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及时获取指标数据,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案。
  • 学习方法:
    • 掌握能源监测技术和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
    • 学习如何分析监控数据,判断方案的实施效果。
  1. 评估与反馈阶段
  • 知识点内容:
    • 定期对能源绩效指标调整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指标和方案进行反馈调整。如果发现目标未能达到预期,要分析原因并重新调整方案。
  • 学习方法:
    •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从多个维度(如能耗降低幅度、成本节约金额、环境影响等)对调整效果进行评估。
    • 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的指标调整提供参考。

在备考的最后阶段,要熟练掌握能源绩效指标合理性评估方法、调整原则和步骤,多做练习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冲刺备考阶段(第9 - 12周):能源绩效指标优化之指标合理性评估与调整第30讲 - 评估方法、调整原则与步骤全解析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