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备考过程中,强化阶段(第3 - 4个月)对于审核技术中的审核结论形成这一板块的学习至关重要。尤其是从审核发现到审核结论的逻辑推导过程,是很多考生容易混淆但又必须掌握的关键知识点。
一、审核发现的含义与内容
审核发现是在审核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种证据对照审核准则所做出的评价结果。这其中包括符合项和不符合项。例如,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中,如果发现企业按照规定的加密标准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这就是一个符合项的审核发现;而如果发现员工可以随意绕过访问控制机制获取敏感信息,这就是不符合项的审核发现。
二、审核结论的概念
审核结论是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最终结果。它是对整个被审核对象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总体评价。
三、从审核发现到审核结论的逻辑推导过程
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在审核开始时,审核员要根据审核计划全面收集证据。这些证据来源广泛,包括文件记录、现场观察、员工访谈等。比如查看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文件、监控系统记录的访问日志、与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的谈话记录等。
- 学习方法:考生可以通过模拟审核场景,练习如何从不同渠道获取有效的审核证据。可以找一些简单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案例,按照审核流程去挖掘其中的证据点。
2. 分析审核发现的相关性
- 并非所有的审核发现都对审核结论有同等重要的影响。有些发现可能是孤立的、偶然的小问题,而有些则可能涉及到整个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风险。例如,偶尔一次员工忘记更改登录密码虽然是个不符合项,但如果是密码策略本身设置不合理导致员工频繁忘记,这就与体系的有效性密切相关。
- 学习方法:学会对审核发现进行分类,区分出关键发现、一般发现和轻微发现。可以通过做一些练习题,给出多个审核发现让考生判断其对整体结论的影响程度。
3. 考虑审核目标的达成情况
- 审核是有目标的,如评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否满足ISO27001标准要求、是否能够有效保护企业的信息资产等。如果审核发现表明企业在关键的控制措施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导致无法实现这些目标,那么审核结论必然是不利的。
- 学习方法:深入理解审核目标的内涵,在分析审核发现时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思考。可以绘制思维导图,将审核目标与可能的审核发现及其对应的影响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
4. 综合判断得出结论
- 在考虑了审核发现的相关性、审核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如企业的整改计划、行业的普遍实践等)后,审核员就可以综合判断得出审核结论。这个结论应该准确、客观地反映被审核对象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整体状况。
- 学习方法:多研究一些实际的审核案例,看审核员是如何综合各种因素得出结论的。同时,在自己练习时,按照步骤详细记录思考过程,不断总结经验。
总之,在备考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技术的审核结论形成这一知识点时,考生要深入理解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的内涵,熟练掌握从审核发现到审核结论的逻辑推导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通过多种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相关题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