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服务备考中,配置管理中的数据治理方案是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关于CI(配置项)全生命周期数据质量指标的管控。
一、CI全生命周期数据质量指标的重要性
1. 完整性
- 含义:完整性是指CI相关数据的全面性。例如在一个企业的IT系统中,从硬件设备到软件应用,每一个配置项都应该有完整的信息记录。像服务器的配置信息,不仅要包含基本的硬件参数如CPU型号、内存大小,还应包括它的购置日期、保修信息等。
- 学习方法:要理解完整性涵盖的范围,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加深认识。比如研究一些企业因数据不完整导致的问题,像系统升级时因为缺少某个软件版本的兼容性信息而失败。
2. 准确性
- 含义:准确性要求CI数据如实反映实际情况。以网络设备为例,其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如果数据不准确,在进行网络故障排查或者安全审计时就会产生误导。
- 学习方法:多做一些数据核对的练习,自己设定一些场景,然后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关注实际工作中的数据管理失误案例,总结经验。
3. 时效性
- 含义:时效性强调数据的及时更新。例如,当一个软件进行了版本更新,与之相关的配置项信息如更新内容、新功能等应该及时在系统中体现。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维护和使用决策。
- 学习方法: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数据更新的最佳实践。可以模拟一些企业随着业务发展数据不断变化的情况,练习如何及时更新数据。
二、建立CMDB数据健康度仪表盘的意义和措施
1. 意义
- 它是对CI全生命周期数据质量的一个直观展示。就像汽车仪表盘能显示车辆的各种状态一样,CMDB数据健康度仪表盘能让管理人员一眼看清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的整体情况。例如,通过不同颜色标识不同的数据质量状态,红色表示严重问题,黄色表示警告,绿色表示正常。
2. 措施
- 首先要确定数据质量的评估标准。对于完整性,可以设定每个配置项应包含的最少信息字段数;对于准确性,通过与实际设备或系统进行核对来确定;对于时效性,设定数据更新的时间周期。
- 其次,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整合。从各个数据源获取CI数据,然后按照设定的评估标准进行处理。
- 最后,利用可视化工具构建仪表盘。可以使用一些开源或者商业的可视化软件,将数据质量指标以直观的图表、图形等形式展示出来。
在备考过程中,要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多做练习,并且结合实际的企业场景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配置管理数据治理方案中的CI全生命周期数据质量指标管控措施。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