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备考中,强化提升阶段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关键的绩效改进工具包中的质量管理工具,其中直方图分析事故频率和控制图监测趋势尤为重要。
一、直方图分析事故频率
(一)知识点内容
1. 直方图的概念
- 直方图是一种将数据分组并以矩形条表示各组频数的统计图表。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我们可以将事故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如事故类型、严重程度、发生部门等)进行分组。
- 例如,将工伤事故按照轻伤、重伤、死亡进行分类,然后统计每个类别在一定时期内的发生次数。
2. 事故频率的计算
- 事故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事故发生的次数。对于不同类型的事故或者不同的部门区域,计算方法略有不同。如果是按年度计算,那么某类事故的事故频率 = 该类事故发生次数/员工总工作小时数×1000(这里乘以1000是为了将结果转换为每千小时的事故发生次数,便于比较)。
3. 分析事故频率的意义
- 通过直方图直观地展示事故频率,我们可以发现哪些类型的事故较为常见,哪些部门或工作环节事故风险较高。这有助于企业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
(二)学习方法
1. 理论学习
- 认真研读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如ISO 45001)中关于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部分,理解直方图在其中的应用原理。
- 学习统计学基础知识,掌握数据分组、频数计算等概念。
2. 案例分析
- 收集实际企业的安全事故案例,按照给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数据整理,然后绘制直方图进行分析。例如,分析某建筑企业不同施工阶段的事故频率情况。
3. 模拟练习
- 自己设定一些虚拟的企业场景和事故数据,进行直方图的绘制和分析练习,加深对这一工具的理解。
二、控制图监测趋势
(一)知识点内容
1. 控制图的类型
-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常用的控制图有均值 - 极差控制图(X - R图)等。X图用于监控数据的均值变化,R图用于监控数据的极差变化。
2. 控制限的确定
- 控制限是根据数据的统计特性确定的上下界限。一般通过计算样本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来确定。例如,对于X - R图,中心线(CL)通常是样本均值的平均值,上控制限(UCL)和下控制限(LCL)则是根据一定的统计公式计算得出。
3. 趋势监测的意义
- 控制图可以实时监测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指标(如事故数量、隐患排查数量等)的变化趋势。如果数据点超出了控制限或者呈现出异常的波动趋势,就表明可能存在潜在的问题需要深入调查。
(二)学习方法
1. 数学基础巩固
- 复习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的均值、标准差等概念,因为这些是确定控制限的基础。
2. 软件操作学习
- 学习使用一些统计分析软件(如Minitab),这些软件可以方便地绘制控制图并进行数据分析。
3. 实际数据应用
- 从企业的安全管理数据库中获取实际数据,应用控制图进行分析,观察数据的走势,并根据结果提出改进措施的建议。
总之,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强化提升阶段,熟练掌握直方图分析事故频率和控制图监测趋势等绩效改进工具包中的质量管理工具,对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应对审核考试都具有重要意义。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