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备考过程中,尤其是到了考前2个月的冲刺阶段,顾客隐含需求的识别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其中,KANO模型在区分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和兴奋需求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
1. 基本需求
- 含义:这是顾客认为产品或服务“必须有”的属性或功能。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顾客会极度不满意;但当它们得到满足时,顾客也不会表现出特别的满意,只是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例如,在酒店住宿中,干净的床铺就是基本需求。
- 学习方法:对于这类需求,在学习过程中要多从行业标准和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入手。比如在食品行业,符合卫生标准就是基本需求,要把这些标准牢记于心。同时,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如查看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投诉的案例,明确基本需求未被满足的严重后果。
2. 期望需求
- 含义:当顾客期望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会感到满意;反之则会不满意。这些需求往往与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主观期望有关。以手机为例,顾客期望手机的电池续航能力能够满足日常使用。
- 学习方法:要关注顾客反馈和市场调研数据。可以通过阅读行业报告、消费者评价等方式来了解顾客对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期望需求。在学习中,自己尝试对一些常见产品进行期望需求的分析,列出顾客可能期望的功能或特性。
3. 兴奋需求
- 含义:这些需求是超出顾客预期的,当被满足时会给顾客带来惊喜和高度满意。例如,酒店在房间里为客人准备了一份特色的当地小点心,这就属于兴奋需求。
- 学习方法:研究那些成功的创新案例,分析它们是如何创造出兴奋需求的。同时,在日常体验各种产品或服务时,注意收集那些让自己感到惊喜的元素,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中。
二、KANO模型的应用步骤
1. 第一步:设计调查问卷
- 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来了解顾客的需求。问题的设计要涵盖不同的方面,包括功能、性能、服务等方面。例如,对于一款健身APP,可以问“您是否认为健身课程的视频画质很重要?”“如果APP能根据您的健身数据自动调整课程难度,您会满意吗?”等。
- 在学习时,可以参考一些已有的调查问卷模板,结合具体的产品或服务进行修改完善。
2. 第二步:收集数据
-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顾客的反馈,如线上调查、线下访谈、客服记录等。确保收集到的数据具有代表性,涵盖不同类型的顾客群体。
- 可以模拟收集数据的过程,自己设定一个小范围的产品或服务,然后按照设计的问卷去收集身边的朋友或同事的反馈。
3. 第三步:数据分析
-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分析。根据顾客对不同问题的回答,将需求归类为基本需求、期望需求或兴奋需求。例如,如果大部分顾客都认为某个功能是必须要有的,那它很可能是基本需求;如果很多顾客表示有这个功能会满意,没有则不太满意,那就是期望需求;如果有相当一部分顾客对这个功能感到惊喜,那就是兴奋需求。
- 在学习过程中,多做一些数据模拟分析的练习,提高自己对数据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4. 第四步:制定策略
- 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质量改进策略。对于基本需求,要确保100%满足;对于期望需求,要努力提高满足的程度;对于兴奋需求,可以根据企业的资源和市场定位,适当创造一些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 结合实际的企业案例,思考不同策略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总之,在考前2个月的冲刺阶段,要深入理解顾客隐含需求识别的重要性,并且熟练掌握KANO模型的应用步骤。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能够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考试中更好地应对相关知识点。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