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备考中,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FAIR与NIST SP 800 - 30这两大风险评估框架是重点内容。
一、FAIR框架
1. 知识点内容
- FAIR(Factor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Risk)是一种基于因素分析的信息风险量化评估方法。它主要关注风险的六个因素,包括资产价值、威胁频率、脆弱性被利用的可能性、控制措施的成本、控制措施失效的可能性以及业务影响等。通过量化这些因素,可以得出较为精确的风险值。
- 例如,在评估一个企业网络系统面临的网络攻击风险时,首先要确定网络系统中关键资产(如服务器中的数据)的价值,然后分析外部黑客攻击的频率,以及网络系统存在的漏洞被利用的可能性等。
2. 学习方法
- 理解概念:要深入理解每个因素的含义,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辅助。比如找一些网络安全事件的新闻报道,分析其中涉及到的类似因素。
- 数学计算练习:由于FAIR涉及量化计算,要多做一些练习题。可以从简单的场景开始,逐步增加复杂度,掌握如何根据给定的数据计算风险值。
二、NIST SP 800 - 30框架
1. 知识点内容
- NIST SP 800 - 30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的风险管理指南。它涵盖了从风险识别到风险处理的全过程。其中包括威胁识别、脆弱性识别、风险可能性评估、风险影响评估等多个步骤。
- 比如在一个政府机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风险评估中,按照NIST SP 800 - 30的步骤,首先要列出可能的威胁源,如内部人员的误操作、外部网络的入侵等,然后找出系统存在的脆弱性,如防火墙配置不当等。
2. 学习方法
- 流程记忆:牢记其风险评估的各个步骤顺序,制作流程图可以帮助记忆。
- 案例分析:研究NIST官方提供的案例以及其他符合该框架的实际案例,加深对每个步骤的理解和应用。
三、适用场景对比
1. 企业环境
- FAIR更适合于商业企业,尤其是那些需要精确量化风险以便进行投资决策的企业。例如金融企业,在评估网上银行系统的风险时,FAIR的量化结果可以为是否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安全防护提供依据。
- NIST SP 800 - 30则广泛应用于美国政府机构以及遵循美国政府相关标准的行业。不过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在构建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时也会参考它,因为它提供了较为系统的风险评估流程。
2. 行业特点
- 在高科技行业,如互联网企业,FAIR可能更受青睐,因为这些企业的资产价值和技术变化快,需要精确的风险量化来应对快速变化的安全形势。
- 而在一些传统行业,如制造业,NIST SP 800 - 30的系统性流程有助于建立符合行业规范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总之,在备考过程中,要清楚掌握FAIR和NIST SP 800 - 30各自的原理、特点以及适用场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