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刷出新高度,偷偷领先!偷偷领先!偷偷领先! 关注我们,悄悄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简答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X20年发生以下业务:

(1)2X20年年初甲公司支付价款18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技术。甲公司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无法合理预计其为公司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期限,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税法规定该类专利技术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2X20年12月31日对该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表明未发生减值。

(2)2X18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原价为2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零,折旧年限为10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X20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28万元;税法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会计与税法规定相一致。

(3)2X20年10月1日,甲公司从股票市场上购入A股票100万股,支付价款650万元,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年末甲公司持有的A股票的市价为700万元。

(4)2X20年1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850万元购入B股票10万股,占B公司表决权股份的8%,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年末,甲公司持有的B股票的市价为9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确定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截至2X20年12月31日所形成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并说明是否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使用微信搜索喵呜刷题,轻松应对考试!

答案:

七天老师:

(1)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累计摊销(税法)

(2)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折旧(会计)-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累计折旧(税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本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时需要考虑期初余额。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期末公允价值,计税基础=初始成本

(4)甲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由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解析:

【喵呜刷题小喵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确认。

首先,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其账面价值等于实际成本减去减值准备,而计税基础等于实际成本减去税法规定的累计摊销。由于税法规定的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而甲公司无法合理预计其为公司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期限,因此,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均为180万元。

其次,对于固定资产,其账面价值等于实际成本减去累计折旧(会计)减去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计税基础等于实际成本减去累计折旧(税法)。由于会计和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及预计净残值相一致,因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存在差异。本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等于(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所得税税率,但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与应确认的金额相等,因此期末不需要调整。

然后,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其账面价值等于期末公允价值,而计税基础等于初始成本。由于期末公允价值大于初始成本,因此,本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等于(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所得税税率。

最后,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上升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由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综上所述,本题需要确定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截至2X20年12月31日所形成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并说明是否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要求:确定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截至2X20年12月31日所形成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并说明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微信扫码,获取考试解析、体验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分享考题
share